赵秉钧(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

赵秉钧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

赵秉钧(1859年-1914年),河南汝州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代枭雄;在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被提拔重用为第三任国务总理。曾拟订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是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

早年丧父,不久母亲又病故,家境极其贫穷,曾在家乡一个仕宦人家做书童,他生性慧黠,强悍而有胆识,颇得主人欢心,因此获得自修学习机会,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加上自幼聪明能干,学啥通啥,在家乡店铺当伙计时,帮助路过此地的官员修好了一台座钟,从那时起,赵秉钧得到这个官员的赏识和器重,于是就把赵秉钧也带了出去。从此,赵秉钧离开家乡,开始闯荡人生。1878年,赵秉钧考秀才未中,遂投入左宗棠楚军效力,赴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乱,隶张曜所部随军出嘉峪关,进驻新疆,东征西讨,作战勇敢,以马术建长,屡建奇功,因早年作战在戈壁滩曾被风雪掩埋三天,幸得不死,但身体受重伤,落下残疾,据说后果还很严重。收复伊犁时,赵秉钧又参加了中俄边界的勘察谈判。鉴于在新疆平乱的出色表现,赵秉钧被任命为新乐县典史。此间,他以“长于缉捕”而闻名官场。

卒于1914年。

著有《清赵秉钧致衮甫书札》。

本名

赵秉钧

所处时代

民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河南汝州

出生日期

1859年月日

逝世日期

主要作品

《清赵秉钧致衮甫书札》

主要成就

创办中国近代警察制度

籍贯

河南汝州

性别

主要影响

宋教仁是民国初年政坛要人,同盟会元老,他为了实现政党内阁主张,谋合小党为大党,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改组为国民党。国民党的组成,宋的策划和贡献最大,因而成为实际的领导人。

袁世凯授意赵秉钧加入同盟会,以窥探革命党人内部之虚实,遂与宋教仁交往甚密。宋教仁住在北京城外,经常夜间进城,到赵秉钧密室私谈,至天明始离去。宋教仁以政客手腕推崇赵无所不至,允诺国会成立后拥其为国务总理,甚至选为总统。赵秉钧亦推崇宋为大党领袖,组织政党内阁。宋教仁有时竟将党中秘密尽情吐露,赵秉钧亦告以北洋底细,似亦无所隐讳,由是两人交欢。

主要作品

《清赵秉钧致衮甫书札》

释文:衮甫仁兄大人阁下:敬恳者,友人以弟无所事事,集股设立地产公司,前曾禀求王爷请将东安市场发归商办,官款照数呈缴,已蒙批准。闻厅议有不谓然者,仲和兄莅新未久,必无成见,佥事诸君未悉其情,弟又不便出面去托,以至相左,理固应然。不过此事止能言情,不必言理,其理本在可行可不行之间耳。想我兄闻之应笑,弟亦不禁自笑也。再查此市场,原创自商,力竭中止,官为提倡,乃有今日。彼时官办,意在利商,非图利也;规模已具,商力可为,仍还於商,诚为两得。拟恳我兄转托仲和兄有以玉成之,至感至感。持爱琐渎,费神容谢,诸维心照,不尽。

弟赵秉钧顿首十九日

轶事典故

事件经过

1913年3月20日晚,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一行人从候车厅走到检票口,突然,一个身材矮小的汉子从阴影中蹿了出来,对准宋教仁抬手打出一枪,然后飞快地逃出了火车站。消息传开,举国震动,江苏省警察厅责无旁贷,承担起了侦破和缉拿凶手的重任。

宋教仁谋杀案发生在上海,是由租界巡捕房负责侦破的,从破案开始,中国政府就致力将案子引渡到中国警方审理,在北京的内务部、司法部和江苏警方共同努力,租界巡捕房将宋案所有文件、物证和人犯转交给中方。

宋案在全国引起轰动,警方收到相关证据材料后,很快查清与赵秉钧和袁世凯有关。举国人心震动,舆论为之哗然。1913年4月30日,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建议袁世凯:“此事只有先免赵秉钧的职,改任唐绍仪,另组内阁以平民党之气,至于赵秉钧有无嫌疑,再待国民评判,庶可缓和。”

事件影响

袁世凯采纳了梁士诒的建议,立即将赵免职,初拟由唐绍仪继任,后改为陆军总长段祺瑞暂代国务总理之职,赵秉钧所兼任的内务总长职务,则由次长言敦源代理。

惨遭毒害

左宗棠部楚军赵秉钧

1913年1月正式国会召开前夕,国民党独占优势,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计划组织真正的政党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利,为袁世凯和赵秉钧不容。2月上旬举行第一次国会选举,众议院596席中国民党获269席,参议院274席国民党占123席,成了两院的第一大党,宋教仁及其他国民党领袖力主实行政党内阁,深为袁世凯等忌恨,在袁世凯指使下,由赵秉钧机要秘书洪述祖买通上海歹徒应桂馨、应夔丞、武士英等,密谋刺杀宋教仁。3月20日夜,武士英在上海车站枪杀宋教仁,21日消息传到北京,赵秉钧大惊,22日下午宋教仁重伤不治逝世,惨案震惊了全国。

3月23日宋教仁案主使人应夔丞在上海被捕,搜出应与国务院秘书洪述祖及国务总理赵秉钧有关之文电,24日宋案凶手武士英(吴福铭)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赵秉钧递辞呈避嫌。4月3日,赵秉钧在北京《新纪元报》上发表谈话,说宋教仁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感情融洽,自己不会杀宋。4月11日上海会审公堂将应桂馨、武士英移交上海地方检查厅,24日凶手武士英在狱中暴毙,25日袁世凯和赵秉钧谋害宋教仁的证据被《民立报》公布,舆论哗然,国民党群情激愤,要求惩办元凶。4月26日,赵秉钧、周学熙、陆征祥与英德法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总额二千五百万镑,八四折(约为二千一百万镑),利息五厘,以盐务收入为担保,并规定此后未商得银行团同意,不得借款。

4月29日为宋案通电声辩。5月1日,赵秉钧不得不以“感患牙痛兼头眩”为名引嫌自请免国务总理、内务总长官,5月2日,众议院四十余议员就政府违法借款一事,对国务总理赵秉钧和财政总长周学熙提出弹劾,3日袁世凯给假十五日,以陆军总长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5月8日,上海特别法庭票传赵秉钧出庭对质,赵抗传不到,11日上海再次电促北京检察厅,速提赵秉钧到案受审,他仍拒不出庭。

7月16日,袁世凯为掩人耳目,准赵秉钧辞职。7月17日赵秉钧被任命为步兵统领,兼管京师巡警事务,21日北京戒严,赵秉钧兼北京警备地域司令,镇压京津一带国民党人的反抗,此时“二次革命”已经爆发,不久被袁世凯和段祺瑞调兵镇压下去。10月10日,袁世凯特授赵秉钧以勋一位。7月25日宋教仁案主犯应夔丞(桂馨)在上海越狱,10月18日,从上海越狱的应夔丞来到北京,以刺杀宋教仁功臣自居,四处招摇,要求袁世凯实现“毁宋酬勋”的诺言,索酬不遂,咆哮难制,袁世凯大怒。12月16日,赵秉钧接替冯国璋任直隶都督,18日加陆军上将衔。

1914年1月19日,应夔丞被袁世凯令军政执法处侦探长郝占一派人杀死,南北报纸,纷纷攻诘,都指为赵秉钧主谋,赵冤枉之余,感到兔死狐悲,为应夔丞鸣不平,径自发电通缉凶犯,并抱怨袁世凯,言“以后还有谁肯为总统做事”。2月19日,袁世凯令赵秉钧兼署直隶民政长以示安抚,同时派人买通赵秉钧的厨师,在食物中投毒。2月26日,赵秉钧在天津的督署被袁世凯致使凶手下毒暗杀灭口,七孔流血暴卒于厕内,袁世凯假装痛惜,题“怆怀良佐”,挽联“弼时盛业追皋宜,匡夏殊勋懋管萧”,28日令照陆军上将例从优予恤,派朱家宝和次子袁克文赴天津治丧。3月22日,袁世凯在赵秉钧的祭文中写有“夺我良佐,闻噩惊召,伤势念功,至今郁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22日政事堂奉“皇帝策令”,追封赵秉钧为“一等忠襄公”。:

历史评价

有史书评价,赵秉钧“生性慧黠,强悍而心细”。

参考资料

1.赵秉钧·历史记

关键词:赵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