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炉烧饼(汉族特色小吃)

缸炉烧饼汉族特色小吃

缸炉烧饼是京津冀地区汉族特色小吃之一。主要流行在河北地区,为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河北石家庄市、乐亭县等地颇为常见。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已有百余年历史,以缸横卧,内壁贴饼,外温内烘是其独特的制作方法,缸炉烧饼呈圆鼓形,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是外地游人极喜爱的食品。

中文名

缸炉烧饼

定 义

用火炉烧缸制作的烧饼

类 型

食物

地 区

京津冀地区

地 位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 点

香、酥、脆

基本介绍

缸炉烧饼,用火炉烧缸制作的烧饼,因此叫缸炉烧饼。[2]用缸制作食品是一 种很独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烧出的烧饼不糊、面光,吃起来香、酥、脆。这种烧饼的制法在火候上极讲究,因缸里呈凹形,凉或热烧饼都要滑下来。缸炉烧饼形圆,上有花檐,大小同现在的芝麻烧饼差不多。

据历史记载,清朝晚期,有一名叫石老化的厨师在乐亭县城北关开办熟食“发货铺”,以蒸肉包子,烤吊炉烧饼为主业,当时为了更好的利用做包子的下脚料——肥肉和白菜帮,制成烧饼放入吊炉烤熟出售。没想到由于味美价廉,十分畅销,石老化改进工艺,添加配料,并由吊炉烤改为缸炉烤,一下子名气大增,购买者蜂拥而至。

0

制作方法

古人有诗赞云:“城府千层四方方,芝麻万点心计长。奈何八挂炉中烧,纵到唇边更放香。”缸炉烧饼多产于河北省,不过随着社会发展,缸炉烧饼一般都已作为普通食品使用,而且逐步将缸炉变为烤箱烧制,味道可能有所变化,但是更环保,不过部分地区仍可见到路边小摊烤制正宗缸炉烧饼。

0

缸的制作

将尚未烧制好的、半生半熟的水缸,去掉底部,使之上下相通。用铁皮将缸包成圆桶,用土泥将缸与铁皮间的缝隙封严,然后大口向下,置于排列好的炉条上固定,即制成缸炉。

烧饼的制作

用响水(水温50℃~60℃左右)放入适量的食盐和白面调和。面和好后,置于案板上,用面杖反复碾压成层状,然后分成面团,将每一个小面团分别擀、叠成长方形,整齐排列在案板上,将水洒在上面,用手抹平,再将脱皮的白芝麻洒在上面,用手均匀制成烧饼胚后,即可入炉。 入炉和出炉:待缸炉烧烫后,将做好的烧饼胚一一贴在炉壁上,炉口盖上铁盖。约20~30分钟后,芝麻泛黄、发出香味时,即可起炉。用铁铲将烧饼从炉壁铲下,用手夹住取出,即可食用。

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一、烧炉,所谓缸炉,即通常用的陶瓷大缸,纵1着打去少半,横卧成炉,用泥抹严,用炭火或洋槐树干枝,烧到炉成暗色,大约达100℃,停火用水刷炉,将做好的烧饼逐一用手背托贴在炉壁上。因炉壁有一定热度,烧饼即粘贴上面,上煎下烤,使烧饼熟透,放出芬香气味即成。烧炉火忌暴又忌弱,暴了烧饼易糊,弱了火力不足,烧饼会加生。刷炉要看炉壁色泽,温度高处要多上水降温,低要加火增温。掌握温度无法使用温度计,全凭经验看炉色。

二、包剂子,剂子大小要均匀,再撰成面皮,包好拍扁后的烧饼要在不贴炉的一面蘸满炒好的蜕皮白芝麻,以备上炉。

三、上烧饼,即烤功。烧饼做好,用手背一个个送卜炉壁,个个挨紧贴匀。此时炉壁温度非常关键,温度低,烧饼贴不住掉在炭火里就成废品。温度调节要靠炉门铁帘,温度高了打开帘,温度低了关闭帘。缸炉烧饼的特点:四角方形,鼓胀焦黄,层层皮薄,酥脆清香。

0

自制参考

1.面粉500克加入温水350克和匀揉透,表面刷一层麻油,醒1小时待用。

2.面粉150克加麻油100克放入盆内,调成油酥。

3.肉、葱均切成1厘米见方的片,加盐、味精、胡椒粉、水50克、麻油50克葱调成馅。

4.将醒好的面擀成厚0.4厘米的片,抹上油酥,从边缘卷成筒,下剂子40个。

5.暗酥擀圆皮,包10克馅,收口成圆球状,球面沾上清水再粘芝麻,放案台上用手按成中间凹的饼坯。

6.饼坯表面刷一层麻油,入烤炉用200℃的炉温烤至上色,出炉再刷一层麻油,再入炉烤成金黄色即可。

参考资料

1.寻味旅发,井陉矿区不能错过的美食!·北京旅游网

2.缸炉烧饼·香哈网

关键词:缸炉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