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科雷登结晶(蛋白质结晶)

夏科雷登结晶蛋白质结晶

夏科雷登结晶,菱形,无色透明,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是嗜酸性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形成。多见于阿米巴痢疾及过敏性肠炎的粪便中。可见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管腔内的粘液栓(粘液栓主要是由粘液、坏死脱落的细胞和一些白细胞构成的)或管壁中常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的崩解产物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

外文名

Charcot-Leiden's crystal

常见病因

哮喘与鼻炎

常见症状

阿米巴痢疾、肺吸虫病、钩虫病

中 文 名

夏科雷登结晶

相关研究

夏科雷登结晶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裂解后所释放的半乳糖凝集素-10形成的蛋白质结晶,主要存在于慢性鼻-鼻窦炎、哮喘、变应性鼻炎等伴Th2型免疫细胞浸润疾病的病变部位中,其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通过清除或溶解该结晶,可以减轻这类疾病的症状,这一发现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2]

参考资料

1.粪便检查中的病理性结晶都有哪些?·医学教育网

2.夏科雷登结晶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知网

关键词:夏科雷登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