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沈阳城市学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的一所新型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成立于2001年。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所“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开设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39个本科专业,是辽宁省同类高校中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学校。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1000余人。2020年,在深圳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上,沈阳城市学院进入中国民办高校20强,位列全国第7名,东北第一名,成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
中文名沈阳城市学院
主管部门
辽宁省教育厅
于存雷
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商学院、绿岛酒店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影视传媒学院
13220
Shenyang City University
综合
辽宁沈阳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历史沿革
沈阳城市学院2001年,成立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2002年4月,学院顺利通过了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检查;
2004年1月,经教育部确认,成为国家首批独立学院;
2005年1月,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专项检查。
2009年9月,新校区(原绿岛森林公园)启用,由沈阳大学老校区迁到绿岛新校区。
2013年4月,国家教育部同意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转设为沈阳城市学院,学校代码为13220,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同时撤销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的建制。
风景院系专业
本着“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原则,开设了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的专业33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6大专业群。
沈阳城市学院(1)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人才专业群,涵盖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
(2)为蓬勃兴起的旅游业培养特色旅游和智慧酒店管理人才专业群,涵盖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英语、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3)为城市建筑产业培养建筑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专业群,涵盖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环境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
(4)为影视传媒产业培养文化创意和影视产品制作人才专业群,涵盖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
(5)为新媒体产业培养大数据舆情分析和全媒体传播人才专业群,涵盖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
(6)为现代服务业培养社会经济和金融商贸管理人才专业群,涵盖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等专业。
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专业建设紧密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课程设置直接为职业能力形成服务,培养模式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贴近社会、贴近行业、贴近实际的办学模式,学校先后与4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接地气、上手快”,实现专业学业与就业创业的无缝连接,是沈阳城市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跨越式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和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学校结合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实施了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学术研究、技术应用、产品制作、品牌创建、人才培养等七大“高地建设工程”。
全力打造类人足球机器人科研高地、新闻学科建设高地、辽河文化研究学术高地、BIM应用技术高地、绿岛酒店品牌高地、影视产品制作产业高地、现代商务管理人才高地等。
2015年,学校被列为辽宁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建设单位,并被中国教育发展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
2016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品牌研究院评为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学校;
2017年,在深圳艾瑞深教育研究院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上,沈阳城市学院名列27名;
2018年,在深圳艾瑞深教育研究院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与一流专业排行榜上,沈阳城市学院均列辽宁第一,已成为沈阳转型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高地,成为沈阳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标杆,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样本。
师资队伍
学校专任教师现有496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9.7%;生师比17.9: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20.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210.7元;图书78.7万册,生均图书80.3册。校园占地面积63.16万平方米(约合946.9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0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9平方米。学校还选聘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较强业务指导能力的人员组成辅导员和班主任和学生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深入细致地服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业生活辅导等工作,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成人成才。
新生军训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辽宁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个辽宁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10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5个辽宁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2个辽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7门课程入选2020年辽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酒店管理
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广播电视编导、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会计学、摄影
辽宁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酒店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辽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酒店管理、广播电视编导
辽宁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财务管理、酒店管理、财务管理
辽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财务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摄影
辽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文化旅游产业学院、融媒体产业学院
辽宁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基于企业和教学模式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实训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
辽宁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酒店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酒店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类人机器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辽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市和平区汪正摄影中心文科实践教育基地、中准会计师事务所辽宁分所文科实践教育基地、辽宁文学院文科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凯宾斯基饭店文科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国际软件园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沈阳广播电视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建东北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富创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日报传媒集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类别 | 课程名称 |
辽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影像思维、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版式设计、办公室事务管理、别墅建筑设计、超媒体交互设计、达芬奇调色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理会计、管理学、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健美操、空调用制冷技术、民族乐器演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审计学、世界酒店概况、视听语言、数字化设计与表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汉语、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新闻采访与写作、英语高级听力、职业礼仪、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 |
教学成果
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批30个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18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10项2020年第一批产学协同育人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省市重点实验室、省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7个,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4个,其中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1个,沈阳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3]
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辽河文化研究院
沈阳市级重点实验室:沈阳市仿人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其他科研平台:新松绿岛类人足球机器人工程中心、绿岛BIM工程中心、绿岛环境资源研究所、绿岛酒店产业研究院、绿岛舆情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获批沈阳市委宣传部两项重点调研课题项目2项,4项沈阳市教科工委2020年 “双服务”项目,“仿人机器人视觉环境认知与类脑智能行为研究”获批2020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厅项目。
辽宁省青年社科成果三等奖:基于BIM技术的土建类专业职业情境化教学模式探究—以沈阳城市学院为例(2020年)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沈阳城市学院图书馆纸质藏书总量达103万余册,纸质期刊200余种,电子图书123万余册,电子期刊5570余种。馆藏资源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先后购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信息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汇雅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期刊8个数据库。
合作交流
学校每年都举办“全球城市大学论坛”暨国际教育展;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葡萄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百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设计并开展了学生交换、学分互认、攻读双学位、本硕连读以及海外实习、英美夏令营等多种国际留学、游学项目;与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英文简称NCUK)合作开设硕士预科课程班,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申请攻读包括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的便捷留学通道,为学生开展国际交流创造广阔的舞台。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我行!我能!
校风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办学理念
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
校歌
《我行我能》
作词:胡宏伟
作曲:铁源
凤凰山托起喷薄朝阳,绿岛湖倒影夜读灯光。
在如诗如画的校园里,我们愉快学习成长。
我行我能,我行我能,
勇于创新,敢于拼搏,自信我最棒。
我行我能,我行我能
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做时代栋梁。
宏志楼放飞宏伟理想,梧桐园播撒金色希望。
在实情实景的课堂上,青春舞台壮丽宽广。
我行我能,我行我能
勇于创新,敢于拼搏,自信我最棒,
我行我能,我行我能。
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做时代栋梁。[2]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张学广 |
校董事局、校长 | 徐伟浩 |
副校长 | 李长青、孙永新 |
参考资料
1.沈阳城市学院概况·沈阳城市学院
2.高校文化传统·挑战杯官方网站-沈阳城市学院专区
3.教学单位·学校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