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鱼(鲤科、白甲鱼属类生物)

白甲鱼鲤科、白甲鱼属类生物

白甲鱼是一种鲤科、白甲鱼属类生物,又称瓜溜、圆头鱼,体较高,头短阔,吻圆钝。栖息于流水石底河流。

中文名

白甲鱼

别名

白甲、爪流子

主要形状

体长而侧扁,背部在背鳍的前方隆起,腹部圆,尾柄细长。头短阔,吻圆钝。口阔,下位,呈一横裂,下颌前缘有锐利的角质边缘。较小个体有一对短小的颌须,成鱼退化。下咽齿3行,齿面臼状。鳞中等大,侧线鳞。背鳍条4,8-9,第4根不分枝鳍条为具有锯齿的硬刺。臀鳍条3,5。体背呈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胸鳍、腹鳍、臀鳍及尾鳍下叶呈淡红色。[1]

生活习性

鳋病防治

白甲鱼,地方名白甲,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白甲鱼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流、支流,具有半洄游的习性,属于江河流域中生活的底栖性鱼,为四川省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该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所喜爱。白甲鱼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其人工繁殖和养殖已有一定进展,但还未见该鱼疾病的报道。本文就笔者遇到的白甲鱼锚头鳋病引起亲鱼性腺发育及鱼种死亡的病例进行总结,以供人家参考。

发病症状

我所养殖的白甲成鱼,体重1.5千克左右,从2006年10月初(水温16℃左右)开始在水面缓慢游动,不摄食,而鱼种极度瘦弱,零星死亡。从池中捞取病鱼进行检查,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寄生在鱼的鳃、皮肤、头部等处,死亡的鱼种身上通常有3~4个虫寄生。锚头鳋头部插入负体肌肉、鳞下,身体大部露在鱼体外部且肉眼可见。镜检可见虫体上布满藻类和固着原生动物,寄生处周围组织充血发炎,形成溃烂,导致细菌、水霉的继发感染。

治疗方法

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0.5毫克/升,连用2天。用药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死亡量逐渐减少,病鱼的游动和摄食均趋于正常。对成鱼也可采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浴1.5~2小时,此法可彻底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和成虫。

小结

白甲鱼作为一种名贵的经济养殖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未见其疾病的研究报道。锚头鳋病是养殖鱼类的一种常见病,适宜发病的季节一般在水温15~23℃的季节。对各龄鱼均可造成危害,主要危害对象为鱼种,3~4个虫寄生即可引起死亡,甚至1~2个虫的寄生也能使负种生长停滞,身体瘦弱,甚至产生畸形的弯曲。成鱼感染此病,鱼体逐渐瘦弱而失去食用价值。亲鱼患病后,负体消瘦,影响性腺发育。由于白甲鱼市场价格较高,加之较为娇嫩,对环境要求敏感,因此对用药浓度应严格控制。用药时尽可能降低水面,以达到更好的药效,并防止鱼体出现不适,以便加水解救。

对于锚头鳋病的治疗在养殖上已较为成功,主要还是靠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消毒,放养密度合理,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自身抵抗力来防止感染。

种群现状

白甲鱼大多栖息于水流较湍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中,喜游弋于水的底层。每年雨水节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乱石堆中越冬。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铲食岩石上的着生藻类,兼食少量的摇蚊幼虫、寡毛类和高等植物的碎片。摄食强度最大是在3-4月份,冬季和生殖季节一般都很少或停止摄食。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长江流域为4-6月,珠江流域为2-3月。产卵场多为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卵附着在水底砾石上进行孵化。

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

白甲鱼是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生长速度较快,1-3龄较显著,3冬龄鱼平均为37.1厘米,平均体重达1.14公斤,3冬龄以后增长较缓慢。常见个体为0.25-2公斤,最大个体达6.5公斤。它在产区的捕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肉细嫩,味鲜美,在市场中,除长吻鮠、鲶、铜鱼外,与鲤、倒刺鲃等同居于大众所喜食之鱼类。此鱼很有可能发展成山谷水库的饲养对象。

多鳞白甲

所属纲目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原名多鳞颜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钱鱼、梢白甲、赤鳞鱼。英文名:Largescale shoveljaw fish。

多鳞白甲鱼

形态特征体长,稍侧扁,背稍隆起,腹部圆。头短,吻钝,口下位,横裂,口角伸至头腹面的侧缘。下颌边缘具锐利角质;须2对,上颌须极细小,口角须也很短。背鳍无硬刺,外缘稍内凹。胸部鳞片较小,埋于皮下。体背黑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每个鳞片的基部具有新月形黑斑,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黄色,外缘金黄色,背鳍和臀鳍都有一条桔红色斑纹。

生活习性栖息在河道为砾石底质,水清澈低温,流速较大,海拔高程为300-1500米的河流中,常借助河道中溶岩裂缝与溶洞的泉水发育,秋后入泉越冬。4月中旬出泉,出泉多集中于夜半三更,头部朝内,尾部向外,集群而出,一般在8-10日内出完。雄性性成熟一般在3龄以上,雌性为4-5龄,怀卵量为0.6-1.2万粒,生殖季节于5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及着生在砾石表层的藻类为食,取食时用下颌猛铲,进而将体翻转,把食物掰入口中。取食后的石块,可见白斑点点。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河和山东泰山。

多鳞铲颌鱼肉嫩味鲜,有滋补明目下乳之功效,为山溪鱼产中之上品。在产区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在陕西南部山区为优势种群。4月中旬当鱼群出泉时,数量很大,一些较大的鱼泉最多可达万斤以上,一般多为几千斤,小鱼苗也在百斤以上,是当地群众喜食的山区特产。今后如能对其天然资源加以保护,同时解决人工繁殖等技术问题,它将是山区渔业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养殖鱼类。

南方白甲

南方白甲鱼属于鲤科Varicorhinus(Onychostoma)gerlachi(Peters)又叫香榄鱼、滩头鲮、石鲮、红尾榄。体长,稍侧扁。头短宽,吻圆钝。口颇宽,横裂,扩展至头腹面的两侧。下唇仅限于口角。下颌外露,具角质缘。成鱼无须。背鳍刺稍粗,后缘具锯齿,分枝鳍条8。尾柄极细长。尾鳍深叉,末端尖细。

生活在急流、底多砾石的江段,刮食藻类,以硅藻、绿藻为主。4月底至6月在砂石底的急滩或深潭产卵。中等体型,常见体重250~1000g,肉嫩,多脂,味美,为地区性主要经济鱼类。分布于珠江、元江、澜沧江和海南岛各水系。

四川白甲

四川白甲鱼口下位,口角稍向后弯。上颌后端达到鼻孔后缘的下方;下颌具有锐利的角质前缘;上唇薄而光滑,为吻皮所盖。须2对,吻须极短小,颌须稍长。吻端有小的白色斑点,背部青灰色,腹部微黄,背鳍上有黑色斑纹,尾鳍下叶鲜红,其它各鳍亦略带红色。生殖期间雄鱼吻部、胸鳍、臀鳍上具粗大的白色珠星,偶鳍及臀鳍呈鲜红色;雌鱼吻部珠星不明显。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尤以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为多见。生活习性与白甲鱼相近,均为底栖性鱼类,喜生活于清澈而具有砾石的流水中。常以具锐利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及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食物以着生藻类及沉积的腐植物质为主。

通常个体大的产卵期要早些。亲鱼待性成熟后,即上溯至多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产卵,卵常粘附着在水底砂石上进行孵化。

四川白甲鱼为长江上游一带中型的食用鱼,其产量虽不如白甲鱼,但其肉质更佳,为产区人们日常喜食的鱼类之一。可以驯化作为池塘养殖对象,在水库中加以繁殖更是优良品种。

高体白甲

高体白甲鱼(Onychostoma alticopus)又称高体铲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高身鲴、赦免、兔仔。英文名:Sharp-jaw barbel。

濒危等级:易危。

体高而长,稍侧扁,背鳍前方为最高处,腹部圆,尾柄细。头小而短,头顶显著隆起。吻短,宽圆。吻皮向下伸展覆盖上唇。口下位,横裂,下颌具锐利角质缘。无须。眼小。侧线前段微弯,侧线鳞43-44。背鳍无硬刺,起点近吻端,前于腹鳍起点;臀鳍外缘平截;尾鳍尖长。体背侧青灰,头略带黑色,腹部银白,鳃盖下缘、偶鳍及臀鳍粉红色,背鳍灰黑,鳍膜红色,尾鳍暗黑,中间浅红色。一般生活在山溪的中游,常喜在水流湍急、底质为砾石的小河及水流量较大的溪流中栖息。以刮食附着于石面上的着生藻类和水生昆虫等为食。

本种仅分布于台湾省南部和东部的河流和山溪。为我国台湾省特有种。

本种过去曾为台湾省产的淡水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河川自然环境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水利建设工程引起水文条件变化,水流量减少,水位降低,鱼类正常的繁殖和生活均受影响;工农业废水的排放造成水体水质的恶化,原有生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变;加之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促使本种数量的急剧下降。现已处于易危状态。

细长白甲鱼

细长白甲鱼纲名:硬骨鱼纲(Osteichthyes)目名:鲤形目(Cypriniformes)

科名:鲤科(Cyprinidae)

属名:突吻鱼属(Varicorhinus Ruppell)

种名:细长白甲鱼(Onychostoma elongatus Fang)

分布描述:广西融水县三防,澜沧江

少鳞白甲

少鳞白甲鱼鲤科学名Varicorhinus(Onychostoma)acanthopterus(Fowler)体纺锤形、稍侧扁。头短宽。吻圆钝。口下位,横裂,颇宽,与该处头宽相等,头长约为其2倍。下唇仅限于口角。下颌外露,具锐利角质缘。无须。鳞片较大。背鳍硬刺带锯齿,分枝鳍条11~12。尾柄细长。

喜生活于江河流水环境。个体中等大,常集小群活动。以着生藻类为食。

分布于澜沧江水系。

稀有白甲

稀有白甲鱼学名Varicorhinus(Onychostoma)rarus Lin,俗名沙鱼,鲤科体侧扁,略高。头短而宽,吻圆钝。口颇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对。侧线鳞42~44。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第1根分枝鳍条短于头长。

生活在砾石底、水流湍急的江段。食着生藻类。常见体重0.5~3市斤。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主要水系。

小口白甲

小口白甲鱼学名varicorhinus(Onychostoma)lini Wu,俗名红尾子,鲤科体长,稍侧扁。头短,圆钝。口较小,下位。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对。背鳍具有带锯齿的硬刺。尾柄较细。

为江河流水生活的鱼类。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珠江卵形

学名:Varicohinus(Onychostoma)ovalis rhomboides Tang俗名:三角鲮、短头鲮、砧板鱼

体侧扁,较高,略呈菱形。头短宽,吻圆钝。口甚宽,横裂,占整个吻腹面。下唇限于口角。下颌外露,角质边缘锋利。须2对,短小。背鳍刺强,具锯齿,分枝鳍条8~9。尾鳍深分叉。

生活在江河流水中,常在激流石滩刮食着生藻类。常见体重0.5~1kg。肉细味美,为地区性经济鱼类之一。

分布于珠江和乌江水系。

参考资料

1.形态描述·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关键词:白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