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绝顶反义词成语(聪明绝顶反义词打一歇后语)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弟子们合撰的,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第一部分是门人徐爱撰写的。徐爱是王阳明的妹夫,也是王阳明的得意弟子,他毕生对王阳明以师相称,不敢以妹夫的平辈身份来交往。
>聪明绝顶反义词成语(聪明绝顶反义词打一歇后语)
1、传说中的王阳明
徐爱既是妹夫又是徒弟的双重身份,因而他得以近距离接触王阳明,了解真实的王阳明。但是很多人没有接触过王阳明,而他大名鼎鼎,江湖上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传说中的王阳明是怎么样的呢?传说他年轻时豪迈不羁,七岁时可以把象棋当饭吃,只要有象棋下,他可以不用回家吃饭。
十一岁会作诗,诗才胜过他爷爷竹轩翁的一班朋友几十年的功力。
十五岁出居庸关,混入胡人队伍一起骑射,他的箭法百步穿杨,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他当过游侠,曾经背着一把宝剑闯荡江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他的佛学水平精湛,他几年的功力胜过别的和尚几十年的参禅,搞到别人都不好意思在和尚队伍混下去,然后还俗了。
他的道法水平已经开通千里眼,能够看见千百里外的事物。
他自以为很了不起,喜欢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2、真实的王阳明
徐爱同学开始听说王阳明,也是认为他喜欢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为了挑战和验证王阳明,他查阅过的书籍,堆起来比人还高,翻看过的竹简可能有两吨重,找到无数观点来质疑和刁难王阳明,都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徐爱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高人,于是俯首拜师,同时还娶了他妹。
徐爱跟随王阳明多年,近距离接触所认识到的王阳明是什么样的呢?
他聪明绝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修边幅。
他知识渊博,学问深不可测,喜欢讲学,课堂幽默,深入浅出,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他在贵州龙场待了三年,在困境中安处的能力、修养静心的能力、《尚书》的四句诀“惟精惟一”,都已经修炼得出神入化。
徐爱说那些世之君子,阳明先生的真才实学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视而不见,尽是纠结那些无关痛痒、鸡毛蒜皮的东西。摆一只千里马在他们面前,他们只会评价马是公是母、颜色是黑是黄,至于是否是千里马,能否日行千里,他们则不屑一顾。徐爱的话很文雅,实际是骂人不带一句脏话。徐爱隐含的意思是说,那些世之君子,如同是公鸡捡到珍珠,认为珍珠不能饱腹而无用;如同项羽认为韩信只适合当小兵,不适合当大将军;如同袁绍认为郭嘉、许攸才能不足以当谋士。真是有眼无珠。徐爱只差没说: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不如拿块豆腐撞死算了。
那么徐爱跟着从王阳明,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呢?
3、程朱理学
南宋的朱熹很看中《大学》和《中庸》,原先他们都是《礼记》里面的章节,朱夫子专门给他们写了注释,并且从《礼记》中抽取出来,单独成书。后来这些都成了科举考试指定的官方教材。明朝可不像现在这样,满大街都有考试教材卖,并且到处都是培训辅导班。科举考试教科书虽然只有很少的几本,毕竟人的智力有高低,遇到的老师水平也参差不齐,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那些教材,包括徐爱,教材中的很多知识他也读不懂。朱夫子教材中读不透之处,得以请教王阳明。王阳明教他们的,已经超越科举考试大纲了。
4、王阳明心学
《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等。王阳明给学生详细地讲解。
(1)什么是明德和明明德?
明德就是天理,明明德就是存天理。
天理的同义词是道心。
天理的反义词是人欲。
人欲的同义词是私欲、私意、物欲、人心。
吃喝拉撒算不算人欲或者私欲?朱夫子的教科书上已经说正常的吃喝拉撒不算人欲,如果你非得一顿饭吃万元以上就是人欲。如果你有一位伴侣则不算人欲,如果你非得脚踏两船或三妻四妾就是人欲。
(2)什么是亲民?
朱夫子说不是“亲民”,而是“新民”,他做过考证。王阳明坚信是“亲民”,他同样也做过考证,考证了《大学》、《论语》、《尚书》、《孟子》,他的考证资料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一看就是学术派的老师。亲民字面意思是亲爱百姓,亲民还兼教养的意思,不但要亲爱他们,还要教化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和提升,王阳明可是以之为己任。
(3)什么是止,什么是至善,什么是至于至善?
止可以理解为目标,“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是知道目标后心就安定。至善就是天理,就是不含任何私欲。止于至善就是时时刻刻头脑中不含杂念,时时刻刻不含私意,只有天理。知晓了“至善”和“止于至善”,就知道格物功夫该怎么做了,无非就是克除私欲,天理和私欲不两立,心中私欲克除少一分,天理自然就增多一分。
至善只在心中求,对天下所有的事理,是否完备,是否能穷理呢?先生说是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心外之理、心外之物。你知道投影机的原理吗?只要投影源内容精彩,投影在屏幕上的电影必然精彩。如果内心是至善,投射出来的行为也是至善,如果内心是至善,纯然天理,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欲间杂,全然是尽孝之心,那么阐发在侍奉父母,必然是孝顺。也许有人问,至善、天理跟现在的物质文明有什么关系,这东西能生产出一部手机吗?如果你的心是至善的心,毫无杂念没有私欲,念念不忘存天理,念念不忘做最优秀的手机,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精神,这样的魄力,这样的人,这样的团队,你说能否成事呢?阳明先生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至于相信与否,能否找到路,那是个人之事。
(4)什么是格物?
朱夫子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研究事物把其背后的道理法则悟出来,就是格物。有道理吗?非常有道理。有可行性吗?几乎没有。以明睿天授的王阳明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连个竹子的屁道理都没有格出来,还搞得自己大病一场。天下事物万万千千,谁吃饱饭撑着没事干去格万千事物吗?朱夫子此路不通。这里注意,这是对事不对人,这里只是否定朱夫子的格物之说,并非否定朱夫子这个人,并非否定朱夫子的学问,并非否定程朱理学。
上面已经讨论了至善和止于至善,其实格物就可以一言而喻了,格去心中物欲,存养天理的过程就是格物。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也就是格物。普通人心中并非纯然天理,而是有很多私欲所障碍和蒙蔽,需要格物的功夫,来格除私欲,回归天理,回归良知。如此,心之良知得以生发和展现,没有阻碍,因而能够充塞天地、流行四方,这便是格物致知,知致则意诚。阳明先生已经把《大学》跟《孟子》的“心性论”互相印证。
(5)知行合一
如果认为知和行是两码事情,不能做到合一,那是因为被私欲蒙蔽了,没有见到知行的本体。没有知而不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阳明先生还是用《大学》来举例分析。《大学》有“好好色”、“恶恶臭”,见好色是知,爱好好色是行,见到好色自然就爱好好色,并非见到后,又专门立一个心去爱好好色。闻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闻到恶臭自然就厌恶恶臭,并非闻到后,又专门立一个心去厌恶恶臭。如果恶臭在前,某人感冒鼻子不灵,没有厌恶恶臭,只是因为他不知道有恶臭。说某人知孝知悌,必定是他已经行孝行悌。明白了知行的本体,说一个知,已经包含了行,说一个行,也已经包含了知。
既然知和行是一体的,为何古人还要创造出知和行两个概念,不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误导后人吗?
存在即有理由。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目标,行是目标达成的必须动作。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成果。
只因有些人懵懵懂懂,胡乱去做,不清晰目标和愿景,不晓得反省,对这种人,要强调一个“知”字,这样他的行才能有正确的结果,并非胡作非为。
还有一种人,只会悬空去想,常常做白日梦,对这种人,需要强调一个“行”字,这样他的知才是能落地的真知,并非假大空的大道理。
知和行两个单独的概念,是古人不得已而补偏救弊的说法。如果明白了知行的本质,知中已经包含行,行中已经包含知,是为知行合一。
(6)文中子和孔子修撰经书
文中子在《三字经》中被称为跟老子、庄子、荀子、扬雄并列的五子之一,然而在明朝很多人骂他。徐爱拿他跟韩愈比较,先生说韩愈文采好,而文中子是大儒。然后谈到文中子效法孔子修撰经书,文中子这一举动,使得自己被世人从隋末唐初骂到明朝,骂足几百年。王阳明一旦开口说话,特别是说到兴奋处,常常停不住口,这次跟徐爱聊了几个小时,从文中子效法孔子修撰经书的社会背景环境和他的初衷,聊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孔子修撰经书的初衷,以及孔子是如何修撰的。
这样两相对比,都是出于皇权旁落的乱世,天下战争频仍,各种异端邪说纷起,人心不知所从,有志之士如孔子和文中子,希望通过修撰经书来达到拨乱反正的社会效果。孔子是成功了,而文中子却被骂了几百年,王阳明挺认可和同情文中子的,也许是王阳明从文中子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也是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然而遭到世人很多的非议和诽谤,根据自己的良知,阳明先生又必须这么做,功过后人评。
先生继续讲五经的作用,并且认为,经过近两千年的流传,历史上大量的战争破坏、焚书坑儒等恶劣历史事件,五经已经不完全是孔子当初修撰的版本,有些小地方已经有差异。例如《诗经》三百篇,有些部分被秦始皇烧掉,已经找不到孔子完整的原版三百篇,后人胡乱找了一些诗篇补足三百之数。王阳明的猜测是有根据的,因为某些诗篇不符合孔子修撰的主旨。
徐爱是幸运的,有幸能够待在圣人的身边,接受圣人的亲自教诲。而徐爱又是不幸的,在三十一岁的青春年华就逝世了,否则,他能够给世人流传更多有价值的资料。《传习录》的成书,最初就是由徐爱发起的,今人有幸能读到此书应该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