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的文化功能及实现机制

学校课程的文化功能及实现机制

学校课程的文化功能及实现机制

在新课程中,要努力做到既要夯实基础,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此,有以下四点思考:

,要明确“基础”的内涵。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是要为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打好基础。学会做人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做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使他们在感悟与体验中唤起热爱祖国的 ,感受人生的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学会学习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收集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意识和技巧,为其日后继续学习及走向 、融入 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重视“双基”的生成过程。谈到基础教育的质量,人们自然关注“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什么时候学生都要学好必要的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新课程同样强调了这一点,因为这是人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形成“双基”。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记硬背、反复训练,单纯靠加重学生学业负担,靠节假日补课,靠“题海战术”,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单纯比拼“升学率”,而换取的“双基”质量是不可取的。新课程强调了“双基”的生成不仅靠课堂的学习,还应有各种实践体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双基”的形成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自身的感悟中建构知识,在参与体验及合作互动中形成能力,只有这样获取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才能成为学生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为此,伴随新课程推进带来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都有利于“双基”质量的提高。

第三,要加强积极的评价。刻苦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任何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不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减轻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负担。我觉得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提倡刻苦学习,成功体验。因为学习活动是学生知、情、意的综合体现。学生参与学习不仅是认知活动,还应包括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不 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心理、良好人格的培养。这里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得来自老师、家长、同伴的积极评价,从而体验刻苦学习后成功的愉悦,进而增强继续勤奋进取的自信。学生是有 异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允许不同的个体按照自己的方式与速度发展;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不是只看最终的答案分数;要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暂时的挫折,帮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以使刻苦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进而形成良好品质。在这一点上, 评价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一定要关注其发展的过程,注重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而不要单纯评价最终的结果。

第四,要鼓励学生创新。创新精神应该从小培养,应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淀而成。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让中小学生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体验创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 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成长。特别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使其有探索的“安全感”,进而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因为只有从小善于提出疑问,才会有所观察,有所思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赏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与各种 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