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死亡的四字词语(40个)(形容人死亡的信息的成语)

指人死亡的四字词语(40个)(形容人死亡的信息的成语)

指人死亡的四字词语(形容人死亡的信息的成语)(40个))

指人死亡的四字词语(形容人死亡的信息的成语):撒手尘寰,龙去鼎湖,一命呜呼,与世长辞,九泉之下,令原之戚,入土为安,养生送死,又弱一个,含笑九泉,呜呼哀哉,始终不渝,寿满天年,寿终正寝,披麻戴孝,抱恨终天,撒手人寰,擗踊号呼,无疾而终,杯圈之思,死不瞑目,死而后已,死而无憾,泰山梁木,白首同归,百年归寿,羽化飞天,英姿焕发,蹈节死义,身先朝露,鞠躬尽瘁,香消玉殒,马革裹尸,鼎成龙升,鼎成龙去,老成凋谢,鼎湖龙去,漫漫长夜,久归道山,又一个弱。

1、撒手尘寰  sā shǒu ché huán

释义:撒手尘寰  撒手:放手而去;尘寰:尘世。指人去世。

出处: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十回:"日暮途穷寄身异域,水流花谢撒手尘寰。"  

2、龙去鼎湖  lóng qù dǐng hú

释义:龙去鼎湖  指帝王去世。

出处: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  

3、一命呜呼  yī mìng wū hū

释义:一命呜呼  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4、与世长辞  yǔ shì cháng cí

释义:与世长辞  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

出处: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5、九泉之下  jiǔ quán zhī xià

释义:九泉之下  九泉:地下最深的地方。人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

出处:《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6、令原之戚  líng yuán zhī qī

释义:令原之戚  指兄、弟去世

出处:《诗经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7、入土为安  rù tǔ wéi ān

释义:入土为安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出处:清 吴趼人《胡涂世界》:“舍妹已断了气,也该出殡了。在家虽好,但一则火烛当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为安。”  

8、养生送死  yǎng shēng sòng sǐ

释义:养生送死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  

9、又弱一个  yòu ruò yī gè

释义:又弱一个  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10、含笑九泉  hán xiào jiǔ quán

释义: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11、呜呼哀哉  wū hū āi zāi

释义:呜呼哀哉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12、始终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

释义:始终不渝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13、寿满天年  shòu mǎn tiān nián

释义:寿满天年  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死。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14、寿终正寝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释义:寿终正寝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15、披麻戴孝  pī má dài xiào

释义: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16、抱恨终天  bào hèn zhōng tiān

释义:抱恨终天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出处: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17、撒手人寰  sā shǒu rén huán

释义:撒手人寰  人寰:人世。指离开人世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程继先、王凤卿也撒手人寰。”  

18、擗踊号呼  pǐ yǒng háo hū

释义:擗踊号呼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出处:清·汪琬《诰封陈母张淑人墓志铭》:“先生擗踊号呼,几绝者数矣。”  

19、无疾而终  wú jí ér zhōng

释义:无疾而终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20、杯圈之思  bēi quān zhī sī

释义:杯圈之思  杯圈:不加雕饰的杯具。指思念亡故的母亲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21、死不瞑目  sǐ bù míng mù

释义:死不瞑目  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22、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死而无憾  sǐ ér wú hàn

释义:死而无憾  即使死了也而无遗憾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6回:“小妹真能为我守节,我便死而无憾。”  

24、泰山梁木  tài shān liáng mù

释义: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25、白首同归  bái shǒu tóng guī

释义:白首同归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出处: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26、百年归寿  bǎi nián guī shòu

释义:百年归寿  百年: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年归寿时,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  

27、羽化飞天  yǔ huà fēi tiān

释义:羽化飞天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

出处:《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28、英姿焕发  yīng zī huàn fā

释义:英姿焕发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出处: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29、蹈节死义  dǎo jié sǐ yì

释义: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30、身先朝露  shēn xiān cháo lù

释义:身先朝露  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出处:《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31、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2、香消玉殒  xiāng xiāo yù yǔn

释义:香消玉殒  香、玉: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殒:坠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33、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释义:马革裹尸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4、鼎成龙升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释义:鼎成龙升  见“鼎成龙去”。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35、鼎成龙去  dǐng chéng lóng qù

释义:鼎成龙去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36、老成凋谢  lǎo chéng diāo xiè

释义:老成凋谢  年高而有德的人去世了。多用作挽词。

出处:明·张岱《西湖梦寻·云居庵》:"山门前后皆长松,参天蔽日,相传以为中峰手植,岁久,浸淫为寺僧剪伐,什不存一,见之辄有老成凋谢之感。"  

37、鼎湖龙去  dǐng hú lóng qù

释义:鼎湖龙去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出处: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38、漫漫长夜  màn màn cháng yè

释义:漫漫长夜  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出处:《古诗源·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39、久归道山  jiǔ guī dào shān

释义:久归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40、又一个弱  yòu yī gè ruò

释义:又一个弱  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