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个成语(28个)(用一个成语形容汉字)

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个成语(28个)(用一个成语形容汉字)

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个成语(用一个成语形容汉字)(28个))

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个成语(用一个成语形容汉字):自不待言,有无相生,一蹴而就,与众不同,众所周知,入木三分,博大精深,古色古香,各显身手,大有裨益,奥妙无穷,字正腔圆,字里行间,整齐划一,方方正正,栩栩如生,海纳百川,温情脉脉,源头活水,源远流长,炉火纯青,白纸黑字,矫若惊龙,端端正正,笔走龙蛇,铁画银钩,龙飞凤舞,难易相成。

1、自不待言  zì bù dài yán

释义:自不待言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2、有无相生  yǒu wú xiāng shēng

释义:有无相生  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出处:《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一蹴而就  yī cù ér jiù

释义: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而成”。

出处:宋 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4、与众不同  yǔ zhòng bù tóng

释义:与众不同  和大家不一样。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5、众所周知  zhòng suǒ zhōu zhī

释义:众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6、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释义:入木三分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7、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8、古色古香  gǔ sè gǔ xiāng

释义: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出处: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9、各显身手  gè xiǎn shēn shǒu

释义:各显身手  各:各自;显:表现,显露;身手:本领。各自显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10、大有裨益  dà yǒu bì yì

释义:大有裨益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出处:《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11、奥妙无穷  ào miào wú qióng

释义:奥妙无穷  奥:深奥。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出处: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  

12、字正腔圆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释义:字正腔圆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  

13、字里行间  zì lǐ háng jiān

释义:字里行间  字词里边;文句中间。指文章字句间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 梁 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14、整齐划一  zhěng qí huà yī

释义:整齐划一  整齐:有条理,不凌乱;划一:一致,一样。指有条有理,全都一样

出处: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纪律方面,提高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消灭自由和散漫的现象。”  

15、方方正正  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释义:方方正正  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出处: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16、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释义:栩栩如生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17、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海纳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18、温情脉脉  wēn qíng mò mò

释义:温情脉脉  形容感情默默流露的样子。温情:温柔的感情;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用意。

出处:元 关汉卿《拜月亭》:“枉了我情脉脉,恨绵绵,我昼忘饮馔夜无眠。”  

19、源头活水  yuán tóu huó shuǐ

释义: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20、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释义:源远流长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21、炉火纯青  lú huǒ chún qīng

释义:炉火纯青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22、白纸黑字  bái zhǐ hēi zì

释义: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23、矫若惊龙  jiǎo ruò jīng lóng

释义:矫若惊龙  矫:强劲。强劲得像惊龙一样。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出处:《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4、端端正正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释义:端端正正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25、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释义:笔走龙蛇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出处: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26、铁画银钩  tiě huà yín gōu

释义:铁画银钩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27、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释义:龙飞凤舞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出处: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28、难易相成  nán yì xiāng chéng

释义:难易相成  成:变化。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

出处:《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