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卫战(香港保卫战1998年)
香港回归25年来,尽管国际环境风云变幻,香港却始终牢牢占据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让香港在中央的援助下全力击退大批国际炒家,在1997年金融风暴中打赢这场保卫战。
随着CEPA正式实施,沪港通、深港通接连开通,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贸关系愈发紧密,而香港稳居世界第一的经济自由度也不断吸引外资来港,尽管近年来香港受到社会事件、新冠疫情等冲击,但其金融及经济市场依然保持稳健活跃。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更加安定,香港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依然瞩目。
>香港保卫战(香港保卫战1998年)
中央出手
香港打赢金融保卫战
1997年底,香港回归祖国的喜悦还未退去,一场酝酿已久的亚洲金融风暴已然「杀到」。
首先是在泰国,上世纪90年代泰国经济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资,但同时也催生了楼市和股市泡沫。金融大鳄索罗斯看准时机,先向泰国银行借上百亿泰铢,再将钱全部抛售向泰国政府买入美元,如此往复,泰国银行和市场不断抛售泰铢和股票,泰铢汇率由此开始狂跌!
泰铢的崩跌随即引发东南亚的货币危机,亚洲金融风暴一触即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增加了外汇储备规模。路透社
1997年10月23日,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首次对港元进行狙击,企图以上述同样手法「对付」香港。
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从1983年开始实施,此次亦是该制度首次受到冲击,国际炒家大量抛售港元以兑换美元,同时卖空港元期货,恒生指数及期货市场一度泄逾1000点,但香港凭借当时充裕的外汇储备,以及港府先后出手的收紧银根、减少对各银行的港元供应、提高利率的措施,令国际炒家前三次袭击均未能成功。
亚洲金融风暴袭击香港,恒生指数及期货市场一度泄逾1000点。资料图片
1998年8月5日,国际炒家对港元发起第四次冲击,11日及12日,港股接连跌破6800点及6500点大关,千钧一发之际,中央果断出手,「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坚决不动摇」,不仅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还派出人行两名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特区政府的护盘行动。
在中央的坚定支持下,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出手,启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港股随即反弹560多点。22日,港股战局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国家再度表明,只要香港要求,祖国定无条件支持。
鼎盛时期的港交所。资料图片
8月28日,是当年的恒生指数期货结算日,亦是这场金融保卫战的决战日。港股甫一开盘,香港方面就迅速带领大批券商占据防守高点。下午4时整,惊心动魄的一天过去,恒生指数定格在7829点,而港股全天交易额亦达到有史以来的新高——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
时任特首董建华随即发表谈话:「我们已经达到目标!」这也意味着港府在几近一年的金融保卫战中获得胜利。
CEPA签署
一扫两地经贸交流障碍
「一国两制」的优势,以及中央强有力的支持,25年来,内地和香港在经贸上始终能紧紧扣在一起。
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此后将近20年间,CEPA还签订过10次补充协议,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四大范畴。
CEPA在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后多达273个原产地为香港的产品(涉及食品、药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在进入内地时可享受零关税优惠,直至现在几乎所有香港原产货物都是「零关税」入内地。
CEPA还对香港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涉及的行业包括管理咨询服务、会展服务、广告服务、会计服务、建筑及房地产、医疗及牙医、分销服务、物流等7个部门,17个服务行业;直至2018年签订补充协议时,开放的服务贸易领域又再增加28个,如今已有96%的内地服务贸易部门对香港开放。
2018年12月,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框架下的《货物贸易协议》,作为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CEPA是「一国两制」方针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产物,减少了内地与香港在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体现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极大提升港人投资信心,亦避免香港成为经济孤岛;同时协助内地的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充当国家金融开放的试验田,从中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沪港通深港通相继开通
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2014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上预告,将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政策,包括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同日中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覆沪港展开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沪港通。
沪港通正式开通。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始股票交易,香港投资者可直接买卖A股,同样地,内地投资者亦可直接买卖港股。开通当日,香港经由沪港通买卖上海股票每日额度的170亿元人民币,在下午1点55分就全数用尽。
2015年1月5日,李克强总理到深圳考察,提出「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了」。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时任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开通仪式上表示,若沪港通是展开互联互通的第一步,现时深港通则为第二步。有经济学家指出,由于深港的地理位置优势,深港通的核心不在于「通」而是「融」,除金融以外,亦可在其他方面进行全面融合。
深港通正式开通。
来到2021年,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为200.79亿港元及216.3亿港元。而香港交易所现货股票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也从回归时,即1997年的150亿港元上升到2021年的1667亿港元。
香港成全球最大
离岸人民币中心
回归以来,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不断拓展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功能。
在2009年国家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计划之后,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也随之迅速扩大,到2015年10月,香港银行处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约70%,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
据经济日报报道,2017年以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扩大,香港人民币存款持续5年正增长,2022年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比2021年底增加18.2%,为1.1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数据显示,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4年5月底的62.98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22年4月底的841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近133倍,全球逾七成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
香港同时也是国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服务平台,作为中国企业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从1993年至2007年,内地在港上市企业已达300多家,共融资2000亿美元,2007年时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IPO市场,内地企业在港集资攀高峰。
截至2022年4月,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达1370家,占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53.3%、港股总市值77.7%。而在2009年之后,香港更七度位居全球IPO集资额首位。
这25年来,香港走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亦曾经历过非典侵袭、社会风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商贸中心的地位仍屹立不倒,同时香港的经济自由度始终稳居世界第一,足以证明「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举世公认的成功。在接下来的新篇章中,香港这朵紫荆花也定会开得更加灿烂。
作者颖婕
实习编辑怡婷
来源香港商报
审读卓玲
审核雨杉Ori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