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四诗人(边塞四诗人指的是哪四位)
爱国诗人吴兆骞的边塞诗
>边塞四诗人(边塞四诗人指的是哪四位)
作者:云巛
今天九一八,满屏皆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纪念文。其中,曾被粉刷为爱国救国大英雄的张小六子成了今日当之无愧的网红,“千古罪人”的笔诛字字泣血。历史怎么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呢?
那么,尔雅斋换个方式抒发爱国情怀,以苏州人文的视角聊聊我们吴江的爱国诗人吴兆骞,重读他的边塞诗,在诗意中牢记外寇的侵略暴行,颂扬边防将士“军声欲扫昆弥兵,战气遥开野人部”的爱国正气。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吴兆骞其人生平。
吴兆骞(1631~1684)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字汉槎,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江南望族、书香门第,少年颖悟,7岁能知扬雄《太玄经》义,10岁能发笔写赋,名著一时,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
清朝顺治十四年,吴兆骞因科场案无辜受牵连,遭遣戍东北宁古塔二十三年。后经旧友顾贞观、纳兰性德等鼎力营救,又向朝廷进呈吴兆骞的名篇《长白赋》,使康熙帝阅后动容,终于同意让他赎归。可惜,这位饱经风霜的才子回归故土即患重病,三年而卒。
他一生坎坷,纵有鸿鹄之志,有才情万千,然负屈远戍,侘傺难平,将愤郁之气渲泄于笔墨。因他曾极人世之苦,长期生活在社会下层,得以创造出大量别具一格的现实主义杰作。他的诗文大多收于《秋笳集》、《秋笳余韵》、《归来堂尺牍》、《词赋协音》等。
吴兆骞的《秋笳集》,大约录有七百首诗。他的诗作慷慨悲凉,又真率清雅,将塞外绝域的山水民情凝固于笔端,将苍凉萧森的境与凄楚悲怆的情紧密结合,如后人所评:“悲凉抑塞,真有崩云裂石之音”。
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苏州文儒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评论说:“诗歌悲壮,令读者如相遇于丁零绝塞之间。……倘以老杜之沉郁顿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
《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兆骞诗天赋特高,风骨遒上。”当代学者关治平在文章里写道:“苦寒绝地的山山水水和风土民情,都收入到诗人的笔下,读他的《秋笳集》,你会感到那漫天白雪中的金戈铁马,长河日落的壮丽图景,仰望万古悲凉中的豪迈,审视一枝一叶的情结。”
吴兆骞是以“边塞诗人”享誉诗坛的,他有五百多首诗创作于遣戍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当时的宁古塔,正值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抗俄名将沙尔虎达、巴海等统帅军民,坚决打击俄寇。吴兆骞参予宁古塔将军官署文职,几次随军出征。期间,他目睹俄寇种种罪行,亲历边疆人民的国仇家恨,写下许多战地诗赋,激励军民斗志,赢得了边关将士们的尊敬和信赖。
摘录吴兆骞边塞诗十余首:
吴兆骞是个意志顽强的人,虽是出身官宦之家、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但他在困境中以苦为乐,与方拱乾等流放文人一起谈论学问,作诗唱酬,并用自己的长处开馆授徒,还与张缙彦、钱德惟等人创立了黑龙江省第一个文学团体“七子之会”,每月三题唱和,积累了大量优秀作品。
据学者研究,吴兆骞的《北渚望月》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描写镜泊湖的诗,《上京》则是我国最早描写渤海国上京龙朱府遗址的一首诗。他不仅通过边塞诗来表现渴望肃清边患的爱国主义思想,还促进边关各民族的汉文化交流,也对中朝两国之间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谁言江南多柔弱,吴江自有好男儿。如今,位于吴江松陵镇中心北巷的吴氏旧宅(吴兆骞的祖屋)正由苏州专业园林古建单位在积极修缮中。这座明代古院落,历经兵燹之灾,却掩不住江南望族吴江吴氏一脉数百年来对乡土的深广影响。而吴兆骞的抗俄诗篇,他的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情怀,将永远传递下去,让后人铭记历史,爱我家园。
相关链接:
1.【震惊的文保现状】尚书巷吴氏旧宅今非昔比丨尔雅斋
2.知道松陵地标“三角井”的来历吗?丨尔雅斋
(注:部分图片系网摘,仅作配图)
吴氏旧宅的文保挂牌2012年云巛摄
附:吴江吴氏人物简介
松陵镇中心北巷25号吴氏旧宅2012年云巛摄
本期内容为版权作品,仅供阅读与欣赏。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抓取。
~~本期编辑:云巛2018.9.18~~
欢迎关注尔雅斋
您的每一句留言
您的每一个点赞
都是我们原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