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布尊丹巴(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在后金和蒙古部落的战争中,八旗军都是胜利者的姿态;在皇太极时期,皇太极还兼任蒙古大汗。顺治末年,蒙古准噶尔部建立汗国,其目的就是为了分裂清朝,割据西北,清朝与准葛尔部发生战争在所难免。在康熙时期,清军就和准噶尔汗国交战,清军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因为康熙去世,双方和谈。雍正上台后,重启统一计划,但就在雍正九年(1731年),清军遭到了对蒙作战以来唯一一次大惨败,差点颠覆了康熙几十年的对蒙攻略,险些造成清朝分裂,朝野上下对此噤若寒蝉,是清朝不愿言及的痛,官方记载都太不多。今天文史君就带领大家看看这场让雍正皇帝都难以面对的战争大败——和通泊之战。
>哲布尊丹巴(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16世纪末,努尔哈赤起兵,四处征战,蒙古草原也在其征讨之列,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在女真人打击下被迫西迁并于1634年去世。1636年,皇太极兼任蒙古大汗,满蒙至此实现联合。从法理上讲,皇太极既然是蒙古大汗,任何蒙古王公都应听命于他以及他的子孙后代,蒙古的一切反满行为都是造反。但蒙古并不甘心听命于清朝。1640年,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结盟反清,攻略清军。1646年,清军获胜,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请黄教喇嘛哲布尊丹巴调停。至1657年,清朝和蒙古诸部和解成功,蒙古又重新承认了清朝的管辖,清朝对蒙管控仍不严格。
1670年,噶尔丹继承部落酋长职位并开始迅速扩张,最终建立了地跨中国新疆、中亚的准噶尔汗国。1688年,噶尔丹以重建成吉思汗“五色四夷之国”为口号,向东方进军,击败臣服清朝的漠北蒙古的土谢图汗后,占领了漠北。至此,准噶尔汗国迎来全盛,噶尔丹成了蒙古共主。
此时正值康熙中期。1690年,清军在乌兰通布击败噶尔丹,阻止了噶尔丹的东侵。此后康熙又多次亲征漠北,击败准噶尔汗国。1697年,噶尔丹去世,清军军事上的胜利使得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又完全臣服于清朝,但准噶尔汗国的大本营漠西蒙古仍拒不臣服,割据西北。康熙晚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西北经营战略,准备以军事手段一举收复西北。1720年,清军已经攻入准噶尔核心地区,但因康熙去世,进攻中止。1724年,双方展开和谈,准噶尔部对清朝称臣,清朝撤销了进攻准噶尔的西北大营,只保留了几个新疆据点。清朝以体面的方式暂时结束了对准战争,但准噶尔汗国作为实际上的割据政权,对清朝西北边疆仍是巨大的威胁,双方势必再会爆发战争。
蒙古兵
1726年,准噶尔汗国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他同其父一样都怀有野心,致力于对外扩张领土。1729年,准噶尔兵马抢劫了清军在新疆的基地巴尔库尔,同年又侵犯青海;1730年,准噶尔又抢劫了清军在新疆最大的后勤基地哈密。雍正帝闻讯大怒,下令岳钟琪率汉军为西路军、傅尔丹率2万余八旗军为北路军,向准噶尔部发动进攻。
雍正给岳钟琪等人制定的战术规划是筑城推进,清军计划在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上修筑三座核心大城,以三城为中心,周围连通无数小城、据点。不论大城、小城还是据点,都建有炮台,互为犄角之势。该计划十分庞大,按照傅尔丹给雍正的报告,修筑一个大城需要投入1.5万名劳动力。为了防止准噶尔兵袭扰,还要给施工队配备2万名骑兵做掩护。修好城池后,大城能装备各式大炮350门,火铳3000支,驻防部队2.6万人。浩大的工程需要西、北两路清军的配合,一路吸引准噶尔进攻,一路修城。如果修城计划顺利实施,清军就能完全控制新疆的交通,对准噶尔部进行分割封锁,有效打击准噶尔部势力。
陈建斌版雍正
但在关键时刻,为了唾手可得的功劳,满人亲同族远汉人的通病又犯了。雍正九年(1731年)4月,雍正下令北路军抢先在乌鲁木齐修城,务必在7个月内建好,不需等西路军的策应。5月,北路军开始四处分兵掩护修城,其中6000人进驻额尔齐斯,6000人进驻伊科斯淖尔,傅尔丹则率10000主力坐镇科多布,随时接应。和通泊之战即将爆发。
科布多城和和通泊
和通泊在今天的外蒙,是一个淡水湖。和通泊之战是清军入关后最大的惨败,也是清军对蒙作战中唯一一次惨败,这给心气极高、又深受流言蜚语之苦的雍正极大的打击,朝野对此也是噤若寒蝉。如此大事,除清朝官方记载外,竟无任何笔记侧证或补充,所以我们只能参考乾隆时期编的《清世宗实录》和《平定准噶尔方略》,二书内容如出一辙,都是说:6月初,傅尔丹抓到了准噶尔的细作,得到了准噶尔分兵三路来进攻北路军的消息,但准噶尔三路军只有一路到位,其余两路还没来。到位的准军有2万人,为了打破僵局,傅尔丹亲率万人于6月9日向准噶尔军队发起进攻。
6月18日,清军先锋1000人和准军交战。6月20日,清军在博克托岭和准军大规模交战。战争初期,清军占领了山岭的南北高地,显示出了清军旗兵不俗的战力。但到21日,傅尔丹突然下令全军后撤30里。起初清军因为有占领高地的优势,还能保持阵型,井然有序地撤退,可不久赶上天气大变,“正走之间,忽然天阴下雨,风雹大作,彼此搅战一处”,撤退变成了溃败。22日,大部队行至和通泊,而负责殿后的清军被全歼,傅尔丹只得在和通泊下寨扎营。傅尔丹设置三座营寨,满八旗为中营,蒙古旗兵为一营,黑龙江出身的索伦兵为一营。
战场上的八旗子弟
22日凌晨,索伦营将领李色逃跑,全营崩溃,索伦兵的逃亡使得军心动摇,导致蒙古旗兵也开始出现逃亡。23日,准军开始进攻,蒙古兵全军溃败,蒙古土默特部副都统当场率兵投奔准军。三营之中,只剩满八旗4000余人,而准军人数多达20000余人。4000名八旗兵顶住了万名准军的进攻,但巨大的人数差距,使得清军败局已定。
25日,傅尔丹突围,负责断后的参赞大臣战死。经过三日狂奔,傅尔丹才突围成功,而一路上满八旗丢弃辎重盔甲无数。当他们回到科布多城时,清军仅剩2000余人。和通泊一战,清军阵亡近7000人,其中北京籍八旗士兵死亡人数达4583人,而阵亡副都统以上的高级将领达14人!要知道,北路清军皆是驻京旗兵,不论满八旗、蒙八旗还是索伦兵都被认为是清朝军事的支柱,而京籍旗兵更是清朝皇帝亲信中的亲信。在这场战争中,旗兵损伤如此之多,高级将领阵亡如此之巨,几乎罕见。和通泊惨败也成了清朝对蒙历次战争中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溃败。
和通泊之战简图
和通泊之战的失败,使得岳钟琪西路军也因独木难支而溃败,雍正筑城进剿的战略也彻底失败。而准噶尔部则趁和通泊大胜之际,又开始东进。次年,准噶尔部越过科布多,直接洗劫了漠北蒙古诸部落,驻守科布多的傅尔丹却不敢出击。清军的懦弱极大地撼动了清朝在蒙古诸部落中的威信,漠北蒙古诸部的造反之心再起,巴济、墨尔根绰尔济等漠北贵族更是公开投奔准噶尔部。和通泊之战的失败险些颠覆了康熙以来的对蒙攻略。
1、《清世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2、《平定准噶尔方略》,(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3、张建:《和通泊之战新研——以黑龙江兵丁为中心》,《清史研究》2010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