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的诗更好(仓央嘉措的情诗)

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的诗更好(仓央嘉措的情诗)

堂堂藏传佛教尊者,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这就要从仓央嘉措的生平经历和西藏喇嘛的传承方式说起了。

“情”跟“僧”在一起,是有着明显的冲突色彩的。

在人们的认知里,有“情”便不能为“僧”,为“僧”便不能恋情,二者是不能并列存在的。

>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的诗更好(仓央嘉措的情诗)

尤其是当“情”被解释为爱情、恋情的时候,二者在大众的认知里,便成为了禁忌。

然而,仓央嘉措便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他既是“僧”又多“情”,即脱离凡世,又坠落红尘。

毕竟,食人间香火的佛怎么看都比较亲近,容易引起共鸣。

与历来中国帝王的出生一样,仓央嘉措作为西藏的六世达赖喇嘛,他的出生也饱含众多的神秘色彩。

在西藏科学院学者巴桑罗布先生所写的《仓央嘉措家世及生平略考》一文中,均描述了仓央嘉措自出生起就有各种神迹,以至于被当地称为“灵童”的说法。

“仓央嘉措在两三岁就表现出灵性和惊人的言行举止而声名显赫时,其大舅父那宗就满怀嫉妒、愤懑之心......不丹人行贿、利用舅父那宗及其兄弟们增加对佛父扎西丹增及其随侍人员的刻骨仇视,甚至妄图与不丹人相互勾结起来加害灵童。”

总之,仓央嘉措是个灵童没错了,这就惊动了桑结嘉措。

1692年,五师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圆寂。

圆寂前,他特地对自己的亲传弟子桑结嘉措叮嘱:“我当年转世而来的时候,受到百般阻挠,我的转世灵童也一定会遇到相同的状况,为了不让他被外界控制影响,不要让他过早的与外人接触,最好先把他培养成人,若我圆寂,消息暂时不要公开。”

“五世达赖喇闭关修行,短时间内不出来处理政务,所有事物都交给‘第巴’处理”。

一方面暗中派人寻找第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而“第巴”指的就是桑结嘉措自己。

藏传佛教“达赖喇嘛”的接任者,不是从身边的弟子中选举,而是要寻找传说中的上一任圆寂者的“转世灵童”。

至于寻找的方法,有的说根据达赖喇嘛圆寂时手指的方向所找,有的说抓到圆寂喇嘛遗物的孩子便是。

总之,仓央嘉措就在这错综复杂的寻找过程中跳脱了出来。

1685年,桑结嘉措从他人口中听说了仓央嘉措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灵异”现象,便秘密派人前往。

经过7天的详细考察及测试,桑结嘉措派出的寻找五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队伍传回喜讯:“灵童找到了。”

他还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直到15岁才被桑结嘉措接回布达拉宫被任命为第六世达赖喇嘛,藏语称为“坐床”。

第二个版本则是:自从确认仓央嘉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后,仓央嘉措就被严密保护了起来。

“从此,仓央嘉措开始了与父母的分居生活,在错那县城之外的亚玛绒村专门为仓央嘉措建造了宫殿式的楼房,由从拉萨派来的6名近侍僧专门照管、服侍和陪读”。

不管仓央嘉措的童年是不是富有,在其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后,所做出的“离经叛道”的行为,与其幼年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倘若仓央嘉措童年时贫穷,是个放牛娃,有个相恋的青梅竹马,那么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后,在布达拉宫里,宫墙内的生活,极有可能令仓央嘉措十分不适应,导致排斥、逆反心理,向往着家乡和墙外的蓝天。

倘若仓央嘉措童年富有,被众多喇嘛教导,过早见识政治斗争的残酷,他也有可能出现叛逆心理,渴望逃出束缚的牢笼获得自由。

在众多有关仓央嘉措的资料里,就有这样一则记录:仓央嘉措课业繁重,为了培养他,桑结嘉措专门为仓央嘉措请来五世班禅讲经。

不仅如此,桑结嘉措和另外的三位著名经师也会轮流为仓央嘉措讲经,仓央嘉措不光要学习各类经文、典故,还要学习各种金刚步伐、舞姿。

因为历代的达赖喇嘛都十分博学,比如第五世达赖喇嘛,就在各个学科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

桑结嘉措本人也是学识广博,由此便可想而知,仓央嘉措在围墙内的课业究竟是有多繁重了。

部分学者认为桑结嘉措权重,为了独揽大权,只将仓央嘉措当成政治上的傀儡,有名无实。

这点,从他将仓央嘉措是灵童的消息隐瞒15年就能看出来。

当然,一方面,这里有桑结嘉措师傅第五世达赖喇嘛的嘱托的原因,但是第五世达赖喇嘛只嘱托桑结嘉措将灵童隐瞒十二年,桑结嘉措却将灵童之事隐瞒的时间超出了三年。

1696年,桑结嘉措之所以公布第五世达赖喇嘛去世的消息和迎仓央嘉措回布达拉宫坐床,恐怕也是在康熙皇帝的压力下才不得已而为之。

这就导致了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内的压抑、困苦。

再则如巴桑罗布所研究的,仓央嘉措自幼就被迫参与到了政治迫害中,那么成年后深处在政治漩涡中的仓央嘉措,对于政治斗争十分排斥、对围墙内的枯燥生活厌恶不已,便理所应当了。

没有实权,又得不到放松,身体的被束缚也波及了灵魂,高压迎来的终归是叛逆。

为了表示反抗,仓央嘉措不仅不好好学习经史,还公然在布达拉宫内身穿便服,留长发,戴戒指,喝酒,开宴会,跳舞。

为了排解苦闷,仓央嘉措瞒着众人特地在布达拉宫后墙,开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门。

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拉萨的八廊街,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女子,仓央嘉措喜欢找这些女子饮酒作乐。

在拉萨,有一部分被黄色颜料涂满的房子。

据说,这些黄色房子里的女孩儿都与仓央嘉措有过来往,而这些房子里的住户也以此为荣,认为与活佛交往是极大的荣耀。

守卫沿着脚印找寻,发现了躺在寝宫内的仓央嘉措和连着的小门,而仓央嘉措的靴子上,还挂着未来得及化完的雪。

秘密暴露,引起桑结嘉措和众多喇嘛的吃惊,但是仓央嘉措不在乎。

既然已经被发现,那就所幸随了自己的意愿,坦然过自己的两面人生。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情僧”仓央嘉措遇见了自己心爱的女子——达娃卓玛。

彻底放飞自我的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建了一个精美的阁楼“龙王潭”。

为了缓解烦闷,仓央嘉措经常邀请一些男女朋友前去饮酒、跳舞、狂欢,仓央嘉措也自己创作诗歌教给朋友们吟唱,使诗歌广为流传。

不过,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仓央嘉措被发现了。

虽然他本人丝毫不否认并且不屑于妥协和解释,但是深处政治旋涡的仓央嘉措还是没能守护住自己的爱情,

两人被迫分离,达娃卓玛另嫁他人生子。

1702年,仓央嘉措按照安排去找五世班禅受比丘戒时,不仅不想给弟子们讲解佛法,还拒绝五世班禅提出的给他授比丘戒的要求。

仓央嘉措对五世班禅说:自己想还俗,吓得桑结嘉措和五世班禅又是劝导、又是警告。

就这样,仓央嘉措在命运的束缚与挣扎中不断地寻求反抗。但是,他始终是政治的牺牲品,纵使人间再多情,也逃不出傀儡的命运。

早在第五世达赖喇嘛在世时,蒙古为了取得西藏的统治权与西藏多有武力争斗,五师达赖喇嘛圆寂后,这种争斗便落在了桑结嘉措身上。

1701年,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政权出问题,和硕特汗国最后一任汗王拉藏汗上位。

但是因为身边的官员都是桑结嘉措任命的,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拉藏汗决定扳倒桑结嘉措。

面对拉藏汗的挑衅,桑结嘉措立马表示不满。

拉藏汗看到桑结嘉措的反应,二话不错集结军队向拉萨进发,拉藏汗的经师嘉木样协巴赶紧进行劝阻,这才避免了一场战争。

1705年,桑结嘉措秘密派人给和硕特首领拉藏汗下毒,希望借此除掉拉藏汗,但是却被机警的拉藏汗发现,拉藏汗立即对桑结嘉措发兵,在战乱中杀死了桑结嘉措。

原以为除掉了桑结嘉措,西藏就会归为自己统治,但是拉藏汗再次发现,即便桑结嘉措已死,西藏政权上也没人听自己的。

这让拉藏汗十分气愤,他决定除掉仓央嘉措。

而失去了桑结嘉措庇护的仓央嘉措,也被正式推上了政治的风口浪尖。

但是西藏格鲁派的喇嘛们却并不买拉藏汗的账,喇嘛们为仓央嘉措反驳说:只是心性未开,小小的迷失而已。

拉藏汗见计谋失败,又一封奏书上表康熙皇帝,再次声讨仓央嘉措在担任第六世达赖喇嘛期间的种种不检点行为,并怀疑仓央嘉措不是真正的转世灵童,还说仓央嘉措准备谋反。

仓央嘉措被清朝大臣命令脱光衣服坐在床上,清朝大臣围着仓央嘉措转圈,期待能看出什么不同寻常的事物来。

但是研究后却什么都没看出来,清朝大臣上表康熙皇帝说:没有看出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倒是六世达赖喇嘛确实有佛像。

拉藏汗想自己杀了仓央嘉措,就找借口抗旨,钦差大臣禀报康熙帝,康熙帝表示:没事,他自己会送过来的。

不出康熙帝所料,1706年,拉藏汗强行将仓央嘉措押往京师。

这里,对于仓央嘉措被押送京师后的结局,在众多资料里又有了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清史稿》和《蒙藏佛教史》记载:仓央嘉措在被押送至北京的路上,死于青海。

根据西藏的习俗‘行事悖乱者抛弃尸骸’,所以25岁的仓央嘉措,就被扔掉了,《蒙藏佛教史》上称为“道死”和“圆寂”。

两位钦差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仓央嘉便自己离开了,并周游各处,宣扬佛法,普度众生。

钦差因为丢了人,没办法交待,只好上报圆寂,了却一场公案。

所以牙含章同志认为,仓央嘉措到达北京了,但是康熙皇帝将他软禁在了五台山,后来圆寂在五台山了。

说法四:1957年在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旗的一份报告材料á中,有一份关于六世达赖喇嘛的传说。

他先是住在青海,后来又回到了西藏,最后于1716年去了阿拉善旗班自尔扎布台吉家(在第一苏木厢根达赖巴嘎),在当地弘扬佛法,还收了徒弟,圆寂于64岁。

1757年仓央嘉措的徒弟阿旺多尔济,依照仓央嘉措遗愿在阿拉善旗建立了著名的广宗寺。

这点,中央民族学院的贾敬颜教授曾前往阿拉善寺考察,并亲自证实过。

在其他的资料中,依旧有不同于这四点的结局。

而唯一能明确的是,仓央嘉措确实是一位十分神秘、传奇的人物,在他的时代尽自己的努力,让灵魂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仓央嘉措并没有认命和自我放弃,完全沦为政治傀儡,而是放飞自己的灵魂,极力挣脱枷锁和命运的束缚,还自己灵魂自由。

在那个年代,这种行为是极其大胆的,仓央嘉措的一生写了70首歌唱爱情、人民、天地的诗歌,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憧憬自由、浪漫、洒脱、叛逆,在痛苦中挣扎却敢于活出自己的“情僧”形象。

而也正是这种形象,让仓央嘉措在三百年后依然能被世人铭记和追寻。

【1】巴桑罗布.仓央壽措家世及其生平略考

【2】马辉苗新宇.《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仓央嘉措诗传》

【3】亚东·达瓦次仁.童年仓央嘉措在西藏错那的轶事及其故居的发现——访著名藏族学者巴桑罗布先生

【4】于乃昌.仓央嘉措生平疏议

【5】杨逾涵.仓央嘉措:一个被误传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