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文言文翻译(苏轼传文言文翻译2020全国一卷)
读完本文约需23分钟
今天我们要讲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什么要讲苏东坡呢?中国人有人不太了解苏东坡,但是没有人不喜欢苏东坡。比如说我们夏天吃荔枝,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们一到西湖我们就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一到庐山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便是遇到最不会念诗的人,你问他苏东坡有什么影响?东坡肉还是不错。所以,所有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苏东坡文化的影响。而且大家说起苏东坡的时候,没有人感受到沉重,没有人感受到特别痛苦,都是面带着微笑去体会他带给我们的那种快乐和欣喜。林语堂先生说,他为什么要写苏东坡,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他去美国带了好几箱子的书,全是关于苏东坡的史料,因为他觉得写《苏东坡传》,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是一个美好的生活,不是一个学术的活动。苏东坡之所以能够被大家喜欢,在我读完了整本书以后,我的感觉是第一个胜利是来自人文主义的胜利。苏东坡是一个好人,他这一辈子虽然也当过官也被纠缠到政治的风波当中去,但是他从来没有害过人。其次有幽默感,然后有才华。苏东坡的才华大到什么程度?我们过去说苏黄,这指什么呢?就是苏东坡跟黄庭坚,两个人都会写词,写得非常棒;说苏辛,苏东坡跟辛弃疾;我们还会说苏欧,苏东坡和欧阳修,写散文也能写进唐宋八大家;我们说画画,苏东坡跟米芾整天在一块儿配合,米芾是他的小辈,一天到晚给苏东坡题字。在任何一个艺术的门类当中,苏东坡几乎都能够做到顶级,这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那么,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我们过去学苏东坡的诗词都是单摆浮搁的,一首诗跟一首诗按照顺序排下来,你都不知道他在哪儿写的,你也不知道顺序。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整个了解了他的人生,你知道他在什么情境下写了这样的诗词,你会更喜欢他。那么,我们先来讲一讲历史背景。苏东坡生于1036年,那个时候是宋仁宗景祐三年,他经历了几朝皇帝,林语堂先生有一个简单的概括,宋仁宗叫作宋朝最好的皇帝,这个人励精图治,能力也很强,明君。接下来,宋神宗是一个心地善良,野心勃勃的年轻皇帝。在宋神宗的时候,就是王安石变法的那个时期。王安石在宋仁宗手里边不被重用,宋仁宗不喜欢王安石,但是王安石说动了宋神宗一起进行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实际上是整个北宋国运的一个转折。接下来到宋哲宗,林语堂先生的原话叫“18岁的呆子”。这时候是这个章惇他们当道,后来苏东坡他们这些人都被打击了,你知道在苏东坡刚刚去当官的时候,就是宋仁宗的那个年代,群星璀璨。那个时候政坛上活跃的都是什么人呢?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都是那个时期的人。苏东坡去当官的时候,这些人是一股正气,在整个朝堂之上。随着王安石变法开始,越闹越厉害,最后到章惇的这个时候,所有的这些能退隐的就退隐,该去世的也去世了,大量的人就不干了。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苏东坡去世,享年65岁。童年的时候苏东坡是在四川眉州,他的祖父叫苏序。生苏东坡的时候苏序63岁,我们想三苏在同一家里出现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一个大家里边出来,他们的爷爷和爸爸,这苏洵的爸爸应该是很有文化的人对吧?不识字,这个老老苏不识字、酒量大,酒品好、为人特别好。苏东坡的爸爸,在生苏东坡之前也不怎么读书。你知道家庭教育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我们总是以为家教越严越好。但是你知道苏序是怎么说他儿子的呢?大家都说你儿子不读书,你看怎么办,苏序说“这个我不发愁”。老爷子很宽松地在管理他的家庭。结果苏洵在27岁得了苏轼,不知道为什么得了苏轼以后,苏洵开始认真读书学习,为什么大家说苏东坡是文曲星转世呢?他来到这个家里边,连他爸都影响了。他爸就开始读书了,打算考取功名,结果考不中,他每次都考不中。根据林语堂的研究说,苏洵考不中大概是写诗不行,因为写诗这个东西需要童子功。像咱们现在开始学写诗,基本上就是打油诗,你能把那个合辙押韵搞明白就不容易了。所以,苏洵是27岁开始学习的,写散文可以,写诗不行,所以总是考不中。苏东坡的弟弟叫苏辙,轼是那个车的前边,辙是后边,辙是后边的印子。所以你看这两个兄弟多好,一个在前面走,一个在后边跟着,两个人好了一辈子。苏东坡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很多人觉得说情诗,什么千里共婵娟,一想到这个就是情诗。不是,是怀念他弟弟,给他弟弟写,两个人感情特别好。6岁苏东坡开始入私塾,10岁就开始写诗文。这个苏洵有一点好是什么呢?苏洵坚持朴实无华的文风,说点大白话写点轻松的文字,让别人能看懂,这才是最重要的。发自内心的感慨,这才是好文章。这个押对了,因为当时在文坛上盛名最高的是欧阳修。欧阳修当时在做一个改革文风的运动,所以,欧阳修特别欣赏三苏的文章,这就是他们一家子的机遇。我们过去看很多小说或者是传说,都有个苏小妹,你们记得吗?说苏小妹跟苏东坡两个人写诗,互相骂人。林语堂就特别认真地,查了特别多的资料发现没这人。苏小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苏东坡有一个堂妹,这个堂妹很有可能是苏东坡的初恋,但是因为都姓苏,不能结婚,所以苏东坡心中就永远都记挂着这个堂妹。后来准备要应试了,童年的时候在四川读书这个都很正常,在出来应试之前,他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说先结婚。因为你一旦出去应试,你结婚就是个很麻烦的事。18岁苏东坡结婚,娶了王弗。王弗当时15岁,比苏东坡小3岁。子由,也就是苏辙16岁,同时成亲。16岁成亲也娶了一个比他小2岁的妻子。他们在出川之前,去拜见了一个人叫张方平。张方平是当时的大官,跟苏洵的关系很好,张方平跟苏家的关系一直延续到很多年以后,两家是世交。当时当官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考取功名,然后这个乡试,殿试,最后当进士,中状元等等。还有一条路是推荐,有一个特别牛的名士推荐,说我觉得他特别好,这样也可以当官,所以苏洵考了那么多次考不上。苏洵说算了,我也别考了,我找人推荐吧,苏洵就去找张方平。他们在张方平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张方平跟欧阳修的关系并不好,但是硬着头皮给欧阳修写了一封信。后来,苏洵还找了别人都写了信,所以欧阳修在京城就接见了他们几个人。三个人到了当时的叫东都开封。你们知道北宋有四个都城,东都叫开封,这是皇权集中的地方,皇帝都在东都开封府;西都是洛阳,更靠近西安那边那个方向;南都是商丘,都在河南,所以,河南在北宋太重要了。北边不叫北都,北边叫北京,北京不是今天的北京,是大名府,是产香油的那个地方。他们当时住在东都,住在皇都里边,考试非常轻松,这兄弟俩一考就考上了。苏东坡写了一篇文章,当时叫《为政的宽与简》,就是这么一个主题。写完以后交上去,那时候写文章是很认真的,你不能自己写,你自己写一篇文章,写上去以后到一个机构。那个机构里边由工作人员重新抄一遍,怕你的笔记被主考官认出来,重新抄一遍,再拿给这个主考官看,主考官来点。如果说,我点中了你,那么咱们就建立了一种门生和老师的关系,这是一个终身的关系。欧阳修当时看到苏东坡这篇文章,说这文章写得太好了。他心中很清楚,他觉得,这是我的朋友写的。谁呢?曾巩。欧阳修认为,这是曾巩的文章,但是欧阳修为了避嫌,说既然是我的朋友,不要取第一名了给个第二名吧。结果放榜出来,第二名是苏东坡。苏东坡当时被欧阳修看中,然后得了这个叫进士及第,然后苏辙大概考了十三名,也是很不错的成绩,然后兄弟俩就在这儿等着。等到第二年殿试,大概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没什么事干,就在京城跟大家交流认识开阔眼界,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你有好文章,你混起来是非常快的。文章就是硬通货。你知道欧阳修对苏东坡喜欢到什么程度?欧阳修经常看苏东坡的文章的时候,跟周围的人讲“我喜急而汗下”,这个年轻人写的文章,我一读浑身冒汗,我觉得这写得太好了。欧阳修说“我要退让此人,使之有出人头地的余地”。我得退开了,这人绝对把我赶走了,我要给他让路,跟他的子孙们讲,你们知道三十年后,无人再谈及老夫,就是三十年以后,没有人再会提欧阳修,肯定都是说苏东坡。欧阳修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能够识人善用,而且还勇于给人家让位,我觉得这个是特别了不起的精神。后来,在等待殿试的过程当中,苏东坡的母亲病逝了,母亲病逝他们就得回乡。三个人就回到了故乡,回故乡给母亲办丧事,办完丧事以后也守完了孝。在1059年的时候,他们第二次出川,这一次走的是水路长江三峡。我们知道现在看三峡,你看不出来了,那个水面都特别平,特别阔,过去叫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那都是要命的事,就等于你要过一个峡,你就要焚香祷告。然后你就要给那个船夫,就要买吃的,买酒谢谢他,因为救命之恩,特别多的船就直接撞在大石头上,就完蛋了。所以,苏东坡在那地方写了很多的诗,他这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然后跟着自己的弟弟还有弟媳,还有自己的妻子,老父亲一块儿走三峡。在1059年再次抵京,这次就在开封买了房子,仁宗殿试看了他们的文章,仁宗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跟周围的人讲,“我今天已经给后代选了两个宰相”。两个宰相就是苏氏兄弟,他觉得这两个人是宰相之才人。仁宗是很棒的皇帝,这时候苏洵也得到了官职,确实没有经过考试,让他当校书郎;给东坡派了一个官职是凤翔府判官,到陕西去当官了。从开封出发往陕西走,本来苏辙也派了一个外地的官,但是因为老父亲一个人在京城,所以他就选择说不要离开,在京城陪着老父亲。兄弟俩感情很好,苏辙送苏轼一直送到郑州,从开封一直送到郑州最后离别,这是两兄弟人生第一次离别。苏东坡写了很长的诗来纪念这件事。其中有一句特别好,他说:“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画面感看到了吗?就是山隔着,远远地看,他不走,远远地看着苏辙越骑越远,那个乌帽一会儿冒出来一会儿下去,这样走掉,这是兄弟两个人的人生第一次离别。苏东坡跟他的夫人一块赴任,苏东坡有一句话,他经常跟别人吹牛,他说:“我这人好处是什么?”“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老舍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跟谁都能聊到一块儿,觉得玉皇大帝也行,底下的这个要饭的也行,都能聊得很好。他的老婆就很担心,说你这个样子,你分辨不出坏人来很危险的,因为有的人他是坏人,你也把他当好人,最后就会出很多的问题。所以,他老婆经常垂帘听政,他在前面跟人说话,结束之后他老婆跟他讲,这人你要小心,这人是坏人,小心。苏东坡在那认识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就是章惇。章惇也是一个年轻的官员,有一次跟苏东坡在山中游历,游历的时候就看到对面有一块漂亮的石壁,很好看。苏东坡说,这个地真是应该提个词,你看那时候的人也喜欢到此一游,但是中间隔了一条深深的长涧,过不去,苏东坡说算了。这过不去你怎么题呢?他没法题,章惇说没事,章惇弄木头搭了一个独木桥。一个独木桥,然后自己平衡地走过去又攀爬着一个藤,爬到空中,扭头问苏东坡说:“你来不来?”苏东坡说:“我不去”章惇拿笔刻“苏轼章惇游此”,就留了这么几个字回来。回来以后,苏轼当时感慨跟章惇讲,总有一天你会杀人的。当时苏东坡就看着他说,总有一天你会杀人的。为什么?说你不顾自己的生命,你自己死你根本不害怕,因为那底下是万丈深渊,下去就完蛋了,一个不顾自己生命的人,也不会顾及别人的生命。所以,他认为章惇将来总有一天会杀人,后来血流成河的这个原因就是章惇当了宰相,所以苏东坡当时的眼光是很毒的。苏东坡有一个事业上的搭档叫陈太守。陈太守跟苏东坡意见不是很合,但是为人也很正直,两个人经常会吵架,但是人都是好人。陈太守有一次请苏东坡,写一个《凌虚台记》,他建了一个高高的凌虚台,都知道苏东坡会写文章,说你给写个《凌虚台记》,苏东坡这个家伙就写文章讽刺人家,就在这文章里讽刺陈太守,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结果陈太守了不起,陈太守说没事,原文照样刻在那个石碑上,就给它刻下来全部保留下来,说明这个人气度很高。1064年5月的时候,他的第一任夫人王弗去世了。这时候她很年轻,结婚以后10年王弗去世,两个人感情其实一直很好,因为苏东坡很尊重他的妻子。他妻子还给他提很多的建议。所以,又过了10年以后,苏东坡写了那首非常著名的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大家知道那首诗里边为什么会有“夜来幽梦忽还乡”这样的词句呢?因为苏东坡在回乡给王弗和他的父亲苏洵办完了安葬的事情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眉山,所以他会说“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那为什么说“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呢?因为苏东坡在他父母的陵墓的周围种了三千棵松树,所以明月夜短松岗这是有出处的。1065年5月王弗去世,1066年4月苏洵病逝。这时候,因为父亲去世是大事。他们必须回川去居丧,然后居丧期满以后,苏东坡娶了王弗的堂妹,叫王闰之,这个夫人陪苏东坡的时间最长。1068年,他们居丧结束以后,离开四川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没有回去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此以后苏东坡就将卷进整个政治斗争当中。回到了京城,首先面对的就是王安石变法,各位知道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四次大的变法,甚至都可以说很惨烈。第一次商鞅变法,第二次汉武帝变法,第三次王莽变法,第四次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什么?我们以前不太了解,林语堂先生总结说,他在推行叫国家资本主义。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王安石以前在地方上当过太守,他当地方太守的时候干得很好,地方财政非常充足,王安石善于赚钱,他觉得政府如果能够赚钱的话,国库就会充盈。国库如果充盈,我们就不用跟辽国求和,我们可以打仗。我们为什么每次给它纳粮送钱呢?因为我们这边有充足的获得钱的能力。有一次,在朝廷之上王安石曾经跟司马光展开一次激烈的辩论。因为当时国库空虚没有钱,王安石就说是因为你们不会理财,所以才导致我们国库空虚,司马光说你怎么理财,钱一共就那么多,要么在国库要么在民间,你不就想把民间榨干了给国库吗?王安石说,不对,钱是可以生出来的,可以挣更多的钱,两派有非常不同的分歧意见。王安石有一个特别奇怪的行为。他从21岁到46岁这当中25年的时间,拒绝了无数次升迁的机会。每次朝廷因为王安石文章也写得很好,诗句也写得很好,也是非常有名的人物,说王安石你回京当个大官,不去,“我觉得在地方上干得挺好,我还要继续努力”。所以当王安石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人人都期望看到的传奇,说这个人终于回京愿意当官了,他一定会施展抱负,他给自己包装出了这么一套特别棒的政治的基础。后来,仁宗皇帝去世以后,英宗皇帝因为时间很短只有四年,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到了神宗皇帝上任的时候,20岁的年轻人励精图治,说你愿不愿意到京城来当官。可以,这次王安石答应了,46岁回京。回京以后,跟皇帝面对面彻夜长谈,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王安石特别会做事,他先给皇帝种下了一个影子。他说,古时候的明君虽然是明君,身边也有小人,阻挠改革的人是很多的,就算你是尧舜之才。你知道尧舜那是很厉害的君王,尧舜身边还有“四凶”,他把这“四凶”的影子植入到了年轻皇帝的大脑当中。所以,在后来司马光苏东坡这些人只要站起来一反对,皇帝首先脑子里想到“四凶”。所以,当王安石做足了皇帝的工作,让皇帝对于变法心中已经有了热切的期盼的时候,他们开始在北方开战,跟少数民族开战。然后在内部进行改革,他所要追求的一个方向叫作“钱平”。什么叫“钱平”呢,就是民间有很多富户特别有钱,有很多穷人特别没钱,把这个钱平摊到普通的老百姓,这个国家不就强大了吗?那么怎么让这些富户不能够赚钱呢?国家来赚,原本这些富户赚的钱,由国家来赚,这里边最重要的赚钱的方式就是青苗贷款。因为古代的人都会有青黄不接的时候。青苗刚长出来然后粮食不够吃了,这时候需要有一笔钱进行过渡。过去都是在乡里乡间凑,放一些高利贷或者找当地的一些有钱人,你需要的话你就去借贷。王安石说不许借贷,民间借贷一律停止,全部换成找国家借贷。所以,最后变成了地方官员为了做政绩,逼迫老百姓必须贷款。贷款的利息高到什么程度?第一次还款的利息就是30%,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贷款的数额。到最后很多老百姓,连耕牛都杀了。你知道耕牛在中国古代,这是劳动工具,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耕牛杀了卖掉,就为了还这个贷款。因为不还上贷款牢狱之灾,所以王安石脑子里边想象的那个改革的方法,觉得是为老百姓好,结果路上很多老百姓饿死,有大量的老百姓流离失所,还有很多人被抓进监狱。王安石当了宰相以后,中间所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都被大力地打击尤其是御史台案,当时御史的责任就是上表,御史就是要弹劾。很多御史写东西都被他们流放都被赶出去,最终导致王安石下台的是一个叫郑侠的人。郑侠官不大,是个小官,但他有机会向皇帝进谏。郑侠没有写文章,郑侠画了一幅画,郑侠从宫门口过的时候,把宫外头这些老百姓,在那儿被鞭打,戴着镣铐,然后杀耕牛的这些事,画成了一幅画,拿进去给皇帝看。神宗皇帝是个好皇帝,看到这幅画——因为年轻皇帝想干好事——他哭了,难过了,说:“我干这个变法,我是希望老百姓有饭吃,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从这个时候才开始慢慢地叫停了青苗法,这就是王安石变法整个的大背景。结果结束以后,苏东坡说,“算了,你把我派到杭州去吧”。这时候苏东坡当了杭州太守,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杭州应该算苏东坡真正的第二故乡,他最喜欢的城市就是杭州。苏东坡到杭州写的最有名的诗大家都知道,叫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杭州这段生活,苏东坡过的是相当愉快的,有很多文人雅士。除了这些愉快的生活之外,苏东坡当然要干很多的事了,比如说,他写了很多记录当时老百姓穷苦生活的诗,这种诗一般大家流传的都不多。我这里边有一首节选:“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牛也卖了屋子也拆了,饭都不做了,思虑很浅。为什么呢?明年能不能吃上饭,想不到那个时候,先把税交了再说。你不还这利息,你今年就过不去,你看就这一句诗,就把王安石变法带来的惨状写出来了。“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以前老百姓是什么?我可以交米,我没钱,我交米给你。但是当王安石的办法是今年如果米贵我就收米,今年米贱,不收米,收钱。这时候你发现为什么要收钱呢?西北地区在打仗,重开战火,一重开战火,整个老百姓的负担就大幅加重,这就给苏东坡后来倒霉埋下了伏笔。他写了很多批评当时时政的这些诗,因为他当时这个人就这个习惯,他不写诗不舒服,遇到什么东西——他跟他的弟弟讲好像嘴里边有了一个脏东西,有个苍蝇蹦到嘴里,不吐不快。你必须得把它写出来,才能够让自己的心里平衡。后来,苏东坡被调到山东密州的时候,在那儿写下了《水调歌头》,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在山东密州写的。其实那个时候他的弟弟跟他离得也不远,也在山东做官。没多久,他又调到徐州,做徐州太守。如果去过徐州的话,你会知道徐州有一个黄楼,这个黄楼就是苏东坡修的。苏东坡这一辈子抗洪救灾,没少干事。为什么叫黄楼呢?金木水火土,土属黄,所以用黄色的楼代表土性来镇水,这是为了抗击水灾。这时候苏东坡的文名已经大盛,就是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有名的人,大量的人投书给他说要做他的门人,最有名的叫苏门四学士,我们说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都是他门下的学生。倒霉的事情在1079年发生。1079年的时候,苏东坡在湖州,上边给他了一个嘉奖,给了一个嘉奖以后,苏东坡给皇帝写了一个谢恩表,在谢恩表里边还写了几句说那些朝廷小人那些话,结果这些话被人挑出来,一条一条地逐条地挑。因为古时候叫“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就是如果我从一个文人的诗句里边我要想挑点毛病出来,那怎么联想都能够联想得到,找了特别多的原因说苏东坡有意谋反,甚至最后盖的是有意谋反的帽子。皇帝说,苏东坡怎么都不会谋反,他对朝政不满倒是有可能的。然后在1079年7月28号,苏东坡在湖州被逮捕。进了监狱以后,苏东坡跟他的儿子苏迈约定说如果没事就送肉,如果外头有事恶化就送鱼,就如果送来的饭是鱼,完了,这就是要杀头,要出事了。结果有一天,苏迈有事没去送饭,就嘱咐别人,“你给我爸爸送点饭去”。那人不知道这暗号,就送了鱼过来,苏东坡一看完了,这下死定了,这要杀头。苏东坡就写了两首诗给他的孩子,然后给他的弟弟,给子由写了两首诗。把这两首诗交给那个狱卒说麻烦你送给我弟弟,完了,这死定了,这两首诗写的是忠君爱国,就是把他所有对皇帝的愧疚,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东西,一大堆的事全部都写完了。那苏东坡写的东西是要往上交的,然后一层一层交上去,交到皇帝那儿了。皇帝一看,大为感动,说这苏东坡肯定没问题。到了10月份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这是苏东坡跟别人讲的故事,他说,他在监狱里边躺着。突然监狱门打开,进来了一个人,那个人拿了一个枕头,放在苏东坡的旁边躺下就睡,也不说话,就在那儿睡觉,苏东坡看这是怪人,也不敢跟人说话,睡了一晚上。睡了一晚上,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那个人起来拍了拍苏东坡的肩膀,说恭喜你,你没事了,就走了。这个人是皇帝派来的,皇帝派一个人跟苏东坡睡一觉,就问这个人说他晚上能不能睡得着,如果苏东坡辗转反侧睡不着,心里边有鬼,这事就大了。但是,苏东坡鼾声雷动,睡得很好,回去跟皇帝一讲,皇帝说于心无愧,没事。所以,当时你知道,整苏东坡的那些人,希望给苏东坡定特别重的罪,这个罪严重的程度是可以判死刑的。宋朝虽然很少对文人判死刑,但是当时的那个敌人已经下了杀心了,最后判下来是什么呢?皇帝高高地举起了棒子轻轻地落下来,在11月29号判说贬到黄州。我一说黄州,很多人就会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时候苏东坡才会诞生,他之前都不叫苏东坡,他之前叫苏轼,到了黄州他才叫苏东坡的。黄州就是我们今天的黄冈,出高考状元的地,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就是你不能签字,你没有签字权,但是你也是个当官的。你不能出黄州地界,这是给他的一个小小的要求。苏东坡到了黄州,成为了东坡居士。他有一块地,那个地方叫东坡,东坡居士。他真的成了一个农民,每天开荒种地,没什么钱。没钱怎么办?苏东坡把他一个月所能够花的所有的钱,分成30份,每份150个钱。150个钱也没多少,就刚好够今天吃饭,大概拿绳子一穿,吊在房梁上,就是房梁上吊30天的钱。每天出门拿个杆子取一串,他说,如果不这样做,迟早花光了,一定是每天就150个钱。他就这么出去过日子,特别缺钱。但是这时候,苏东坡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标志是什么?他对不同的人,学会说不同的话。比如说,他给他的好朋友陈慥写信的时候,言辞就很激烈,就会写很多这些愤懑之词,写完以后告诉他说赶紧烧了,阅后即焚,赶紧烧了。但是苏东坡写的东西是没人愿意烧的,你知道吗?大家都愿意留着,连上面写着说读完就烧,他也不烧都留着,到现在都是资料。当时章惇还是他的朋友,给章惇这样的人写信,就写得义正辞严,说“我今天真的是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唯有皇恩浩荡不能报答”,就都写这样的东西,所以慢慢地变得成熟起来。怎么证明他是农夫?他说“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雪堂很有名,苏东坡住那个地,他自己起个名叫雪堂,多有意境。东坡是一块荒地,他把那块荒地慢慢地拾掇起来,然后慢慢地种地,真的是过上了农夫的生活。而且不是我们想象的如果咱们拍苏东坡的电视剧,在这一段的时候,苏东坡永远是短衣打扮,就是他不穿长衫了,穿长衫是文人的表标志,他穿得跟农夫是一模一样的。在黄州的时候,朝云给苏东坡生下了一个孩子。朝云是苏东坡在西湖杭州收的一个丫鬟,这个丫鬟后来就升格做了苏东坡的妾,给他生了一个孩子。生了孩子以后,苏东坡还为这个孩子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很有名,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就是笨一点没关系,最好是无灾无难就好了,但是事与愿违,朝云的这个孩子只活了十个月就去世了,夭折了。苏东坡在黄州做了很多好事,比如说他发现老百姓不会吃猪肉,苏东坡就教当地的人做东坡肉。他的东坡肉就是在黄州这个地方发明的,然后离的不远就是赤壁。他就跑到赤壁去玩,写了前后《赤壁赋》。苏东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赤壁赋》里边体现得很清楚。他说“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呢?“无主,江上的清风和山上的明月”。谁是主人呢?无主,归谁呢?闲者得之,谁有闲就是谁的。你说门头沟那山是谁的?谁今儿去就是谁的,像咱们这么忙,天天讲书,永远跟你都没关系。我到北京这二十年了,没进过故宫,没去过长城,那都不是我的。你有闲,你才能够获得山间之明月和江上之清风。苏东坡在这个地方写了特别多了不起的文章,包括我们说的前后《赤壁赋》,还有我们在《寻人不遇》里曾经引用过这首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词写完了以后,把当地的太守给吓坏了。因为他最后一句叫“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太守说,苏东坡跑了!你赶紧找人追!为什么?因为规定了他不能够离开黄州,所以太守就特别紧张。苏东坡在黄州还有一段时间,可能是得了病,然后有点感染之类的,有十几二十天没有出门。没有出门的结果是什么呢?京城的人得不到苏东坡的文章和诗句。那时候的传播我不知道怎么实现的?苏东坡在哪儿写诗,过不了几天,京城的人就都知道,而且京城的人就开始争相传诵互相抄,然后一直送到皇帝手上。仁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当时宫里的人就讲只要看到皇帝吃饭的时候停箸,就是筷子拿在手里边不动。放心,一定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和诗句,他就不吃饭了。所以,他的作品是当时最重要的娱乐活动,所有人都等着苏东坡写诗寄过来。有十几天的时间苏东坡不出门,没有新诗产生,结果京城的人慌了神,后来就有传言说苏东坡死了,苏东坡在黄州已经死了。那天神宗皇帝正在吃饭,听说苏东坡死了。神宗皇帝说,“以后不复有此等人才”,推了桌案走了。皇帝为他不吃饭,这顿饭都不吃了,他在京城还有很多当大官的朋友,听说苏东坡死了,到他们家去哭丧,去奔丧。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苏东坡又有诗写出来了,才知道假的,没死,他的影响力有这么大。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除了写了《赤壁赋》,大家知道的前后《赤壁赋》之外,还有我们讲的叫《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也是在这儿写的。咱们说的豪放派的典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在黄州写的。所以,你说黄州多重要,苏东坡就在这儿才成为苏东坡。还有一首小品文叫作《记承天寺夜游》,这个特别能够体现苏东坡写文章的风格。我在今天用咱们的语言念出来,你都听得懂,但是当时就特别倾心,他就写他半夜睡不着觉,突然跑出去走了一圈。他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随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你看,非常清新的一篇夜游的散文成为千古的名篇,就是把我们那种晚上夜色清凉如水,然后看到竹影在地上斑驳的环境写出来了。除了写文章这些事之外,他要干活。苏东坡在黄州干的最重要的事是做了一个慈善机构。因为当地很多人生完第三个孩子之后,剩下的孩子都杀了,养不起。老百姓养不起就有很多弃婴,城墙底下特别多的弃婴,苏东坡于心不忍,他就搞了一个福利院,找了当地的很多寺庙,一块儿帮忙管理财务,让有钱的人捐款,把很多弃婴养在他那儿。他大概养了几十个弃婴,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然后写了很多文章,劝大家不要杀死孩子,孩子多一点,艰难一点也应该养下来等等,这是一个绝对具备人文精神的人。前面那个叫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为什么大家这么清楚?这里做贡献最大的一个人是陆游。陆游比苏东坡大概晚七十年,陆游详细地记录了整个乌台诗案的经过,而且有很多文献资料就是当时审问的时候全都有记录。最有意思是什么呢?苏东坡写的每一首诗都有特别多的典故,一般人读不懂。因为他犯案了。犯案了就把苏东坡摁在那儿,说你给我讲,这里边哪个案例讲的是什么?这里边用的什么典故?所以,在乌台诗案的那批诗里边都是苏东坡亲自讲解的,人家审问他,他不得不说,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典故,全都写得特别清楚,这是非常好的教大家写诗的叫作案卷资料。这个是被陆游整个记载下来的,所以乌台涉案之后到了东坡成为东坡居士,苏东坡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他很满意。他觉得我能够在这个地方当老百姓,种地种一辈子非常好。结果没有想到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开始漂泊无定。等王安石退隐去世了以后,皇太后上来了,苏东坡这一辈子受到所有皇后的喜欢。他每次运气好,都是因为皇后帮他的忙,新的皇帝只有几岁,所以皇太后摄政。皇太后摄政就把苏东坡调出来,说接着当官吧,这次进京以后皇太后接见他,皇太后说:“你知道你怎么能够翻身的吗,谁救了你?”苏东坡说:“肯定是皇太后,您对我好。”皇太后说:“不是,不是我,是先帝。”仁宗皇帝。她就把仁宗皇帝怎么对他好这件事都说了,苏东坡跟皇太后……不能叫相拥而泣,是两个人各自垂泪,怀念先帝。苏东坡在这段时间里边影响力特别大,他负责给皇家起草各种文件,苏东坡写文件,写得又快又漂亮又有说服力。这人特别会写,留下了大量的政府文件。一直到苏东坡去世以后,有一个人替代苏东坡的职位也是干这个工作的,这个人就不服气苏东坡。这人就有一次问老部下,是苏东坡的老部下,说:“我写的文章跟苏东坡真的特别大差别吗?我觉得读起来也差不多呀。”那个老部下说,是差不多,你写的跟苏东坡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区别是他从来不查书,你写得查字典,你得翻,你弄半天找字眼。苏东坡拿起笔就写完了,这就是区别。文豪跟普通人的区别。那段时间里,也是朝云一直在苏东坡的身边。朝云为什么对苏东坡特别重要?因为这个人有文化,而且有幽默感,跟苏东坡特别投脾气。有一天苏东坡问全家人吃饱了,往那儿一坐,拍着自己的肚子,苏东坡肚子大,拍着肚子说,你们各自说说,我这肚子里有什么。儿子们就讲,一肚子学问,一肚子才华,一肚子诗文,讲了一大堆苏东坡都不满意。朝云在旁边讲,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说,这个说得好,我这一肚子不合时宜。所以,朝云跟他的感情特别好。苏东坡虽然无心搞政治,但是政治饶不过他。所以,那个时候有朔党就是朔州那么一派的,洛党就是洛阳这么一派的,蜀党就是四川这一派的。蜀党的头是谁?蜀党的头就是苏东坡,苏东坡说我不知道,说怎么还有蜀党,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大家把他认为是蜀党这个头,所以斗争也是非常激烈。一个人如果受到最高层特别高的重视,他一定会成为底下的官僚集团的众矢之的,因为你挡住了别人的道路,你给别人造成了威胁。后来,苏东坡在1089年的时候,给皇太后写信说:“派我回杭州,我在这儿实在待不下去了,我太想回杭州了。”1089年,他再次回到杭州,做了太守,这一次就修了苏堤。我们讲杭州的苏堤——还有杭州当时的水,西湖的水位大幅下降,因为不通没有活水进来,所以苏东坡给整个西湖进行了疏通的工作,把水道整个建起来。在这一阶段里,他为杭州做了特别多特别棒的事。倒霉的时候,是在1094年发生,1094年有两个女人去世。这两个女人对苏东坡都非常重要。第一个是皇太后,皇太后一旦去世,你知道你站错队,之前你是皇太后的人,现在皇太后去世了。第二个是苏东坡的妻子闰之去世了。闰之去世之前,苏家一直都非常顺利,所以闰之是善始善终的。这时候,上台的一个宰相,就是章惇。章惇是一个心地非常凶狠的人。当时的哲宗皇帝只有18岁,你想一个老奸巨猾的宰相糊弄一个18岁的年轻人,这是特别容易的一件事。所以,他跟哲宗做了几件事。第一件事做得都特别过分,他说不要把皇太后的灵位放回我们的皇帝陵里边去。哲宗皇帝没有答应,这条幸好没有答应,这个太过分了。他连皇太后他都要推翻。接下来,再要求把司马光的墓掘开鞭尸,因为之前在元祐时期,司马光得罪过他。流放苏东坡,流放到岭南,这是宋朝第一个流放到岭南的人,之前从来没有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在中原大陆的人看来,那种地方遍地都是那种瘴疠之气,没法住人的,所以大家都跟苏东坡告别,说这就要完蛋了。苏东坡就一路这么去到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在惠州。他在惠州还发明了一个秧马,插秧的那个秧马。他看到当地的农民插秧腰都是弯的,很可怜,他就搞了一个能够浮在稻田上面的马,一个人坐在上面这么骑着可以插秧,所以当地的人对苏东坡是特别感念。在1095年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刚到惠州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朝云去世。朝云可能是得了流行病,当时的传染病。1095年,朝云去世以后,苏东坡这个人就是爱写诗,又写了很爽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不是叫板吗?我把你贬到岭南去了,你说你不辞长作岭南人,你这不欺负我吗?所以章惇说再贬,贬哪儿去呢?贬到海南岛。因为你知道苏东坡的字叫子瞻。海南岛那时叫儋州,这个儋州,和那个“瞻”字是很像的,那个偏旁部首是一样的。所以,章惇这个人多狠。儋州可是隔着海的,没有人去过的那样的地方,苏东坡成了个探险家了。而且你知道,最重要的是苏东坡在去海南岛的时候,已经60岁了。60岁的老人家被贬过海,苏东坡说完了,此去完蛋了,这次乐观不起来了,然后跟所有人告别。在雷州跟子由见了最后一面,这次在雷州应该是他跟子由老兄弟俩见的最后一面,然后告别渡海过去。渡海过去没多久,苏东坡就发现了好玩的东西就是生蚝。他说这玩意好吃,这东西没人要遍地都是,随便架个火一烤就能吃,特别好吃。他给他的儿子苏迈写信,他说,“我在这儿发现了一个好吃的,当地人叫蚝,那个特别棒,告诉你,你要保密,别告诉北方的人。因为一旦你告诉北方的人,北方的人到时候都跑来吃这生蚝”。苏东坡是一个在那种环境之下,还能够生活得有趣的人。没东西写字自己制墨,自己去烧墨,每天烧得满脸都是黑的,因为他要写字,不写字不行,自己制墨出来。所以,苏东坡在海南岛上过了几年,跟当地的土人也处得不错。因为当地原来的汉人统治者跟土人的关系非常糟糕,经常会有很多的打斗。苏东坡就劝他们不要这样,要教他们学文字,要教他们学习,要和平共处,然后他还自己研究中医,给大家看病。最后,他自己的病也自己看,然后给当地的人也看病,其实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确实热了点。到了1100年哲宗去世,哲宗就那个18岁的小皇帝,苏东坡就收到圣旨说,你可以回来了。到1101年的时候,在常州的船上他不行了,就是一路上他在船上住着,船上热气蒸腾,可能身体也不舒服,身体变得越来越糟糕了。我们来看一下苏东坡去世之前的这一段。我觉得,每一个人的一世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去对待的,这大概是1101年7月15日的时候。“他的病情恶化,夜里发高烧,第二天早晨牙根出血,觉得身体特别虚弱,他分析症状相信他的病是来自热毒,也就是一般所谓的传染病。”“7月18日,苏东坡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嘱咐他们的儿子说,要子由给他写墓志铭,就是他的弟弟给他写墓志铭,他要与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他没有要求回眉州,他不想回到四川去安葬,他要跟他的弟弟在一起,在嵩山的山麓上安葬。”7月25日,康复已然绝望,他在杭州期间的老友之一维琳方丈前来探望他,一直陪伴着他,虽然苏东坡不能坐起来,他让方丈到屋里来以便说话,26日他还写了一首诗。“7月28号的时候,他迅速地衰弱下去,呼吸已经气短,根据风俗家人在他的鼻尖上放一块棉花,好看到他的呼吸,这时全家都在屋里,方丈走得靠他很近,在他耳朵边说,现在要想来生,苏东坡轻声回答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他的好朋友钱世雄站在一旁对苏东坡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作如是想,尽管我们不知道有没有来世,但是你还是要作如是想。”苏东坡最后的一句话说得非常有哲理,他说,勉强想就错了,这个东西你不能勉强。他前面说的是对的,“我这一辈子未曾作恶”,因为你知道,佛家讲究的是因果,叫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所以,我只要前面没有做作恶,我就相信我不会承受太过分的果报,所以现在再来想我要去往生西天这就错了。所以,苏东坡对佛教的这个理解是对的。“儿子苏迈上前一步请示遗教。但是苏东坡一言未发便去了。他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中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我们就讲到这儿吧,谢谢!我们就讲到这儿吧,谢谢!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