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走正确的路的成语(40个)(形容人生正确的道路的成语)

形容走正确的路的成语(40个)(形容人生正确的道路的成语)

形容走正确的路的成语(形容人生正确的道路的成语)(40个))

形容走正确的路的成语(形容人生正确的道路的成语):不避艰险,仆仆道途,坎坷不平,坑坑洼洼,大街小巷,幡然改途,开来继往,弃旧图新,必由之路,必经之路,急不择路,急不择途,悲声载道,慌不择路,扪参历井,承前启后,披荆斩棘,攀藤附葛,改辕易辙,斗折蛇行,艰难险阻,苦难深重,荆棘丛生,豺狼当道,豺狼横道,赴险如夷,路绝人稀,蹈人旧辙,车填马隘,迷而不返,道听涂说,道殣相属,道殣相望,道殣相枕,高歌猛进,鸣锣喝道,鸣锣开道,福衢寿车,弃明投暗,迷踪失路。

1、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

释义: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2、仆仆道途  pú pú dào tú

释义:仆仆道途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出处: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如客店必照例造报月一陈核,则仆仆道途,不胜其苦矣。”  

3、坎坷不平  kǎn kě bù píng

释义:坎坷不平  坎坷:土地、道路高高低低。道路高低不平。引申为前进道路上有很多困难。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岁南巢之歇坷兮,易豳、歧之夷平。”  

4、坑坑洼洼  kēng kēng wā wā

释义:坑坑洼洼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出处:乌兰巴干《草原烽火》第18章:“第二天早晨,来到一个坑坑洼洼的冈子里。”  

5、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释义:大街小巷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6、幡然改途  fān rán gǎi tú

释义:幡然改途  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出处:《孟子·万章上》:“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7、开来继往  kāi lái jì wǎng

释义:开来继往  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出处:《诗刊》1978年第4期:“谁都说,开来继往,军民喜悦。”  

8、弃旧图新  qì jiù tú xīn

释义:弃旧图新  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9、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释义: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10、必经之路  bì jīng zhī lù

释义:必经之路  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出处: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那里高,那里窄,我们不易仰攻,也无法多用人力。我们须在适当时间,放弃了它,坚守主峰和二十七号。”  

11、急不择路  jí bù zé lù

释义:急不择路  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12、急不择途  jí bù zé tú

释义:急不择途  犹慌不择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13、悲声载道  bēi shēng zài dào

释义:悲声载道  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出处:太平天国 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14、慌不择路  huāng bù zé lù

释义: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看看天色将晚,脚又疼,肚又饥,正是慌不择路,望山僻小径只顾走。”  

15、扪参历井  mén cān lì jǐng

释义:扪参历井  ①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②形容世路艰难。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王铚《王公四六话》:“邓温伯知成都谢上表云:‘扪参历井,敢辞蜀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长安之远。’自后凡官两川者,谢表相承用此一联。”  

16、承前启后  chéng qián qǐ hòu

释义: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17、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jí

释义:披荆斩棘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18、攀藤附葛  pān téng fù gě

释义:攀藤附葛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  

19、改辕易辙  gǎi yuán yì zhé

释义:改辕易辙  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20、斗折蛇行  dǒu zhé shé xíng

释义: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出处: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1、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

释义:艰难险阻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2、苦难深重  kǔ nàn shēn zhòng

释义:苦难深重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23、荆棘丛生  jīng jí cóng shēng

释义:荆棘丛生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24、豺狼当道  chái láng dāng dào

释义:豺狼当道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25、豺狼横道  chái láng héng dào

释义:豺狼横道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出处:《汉书 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26、赴险如夷  fù xiǎn rú yí

释义:赴险如夷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出处:《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27、路绝人稀  lù jué rén xī

释义:路绝人稀  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眼见的路绝人稀,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飞。”  

28、蹈人旧辙  dǎo rén jiù zhé

释义:蹈人旧辙  辙:车迹,指道路。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

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以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  

29、车填马隘  chē tián mǎ ài

释义:车填马隘  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30、迷而不返  mí ér bù fǎn

释义:迷而不返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  

31、道听涂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听涂说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2、道殣相属  dào jìn xiāng shǔ

释义:道殣相属  见“道殣相望”。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33、道殣相望  dào jìn xiāng wàng

释义:道殣相望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出处:《左传·昭公二年》:“宫室兹侈,道殣相望。” 汉·刘向《新序·善谋下》:“相攻击十年,兵凋民劳,百姓空虚,道殣想望,槥车相属,寇盗满山,天下摇动。”  

34、道殣相枕  dào jìn xiāng zhěn

释义:道殣相枕  见“道殣相望”。

出处:郑观应《救时揭要·救济速报》:“明年大饥,道殣相枕,张罄家以糜粥济之,活者万计。”  

35、高歌猛进  gāo gē měng jìn

释义:高歌猛进  高声歌唱;奋勇前进。形容斗志高昂;勇往直前。

出处: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  

36、鸣锣喝道  míng luó hè dào

释义:鸣锣喝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  

37、鸣锣开道  míng luó kāi dào

释义:鸣锣开道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鸣锣开道的。”  

38、福衢寿车  fú qú shòu chē

释义:福衢寿车  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指获取福寿的途径。

39、弃明投暗  qì míng tóu àn

释义:弃明投暗  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与“弃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  

40、迷踪失路  mí zōng shī lù

释义:迷踪失路  指迷失了道路。

出处: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第一折:"此人乃是张良,忠孝双全,迷踪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