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意识吗(什么是我的意识)
意识、灵魂、我、都是人这个生物和其他生物真正区别的地方,其实女娲造人,除了造男女,还吹了那口气,所以人们对气情有独钟,往往用气来描述周围环境和自己修行境界以及天人合一的参照物。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因为人可以不完全依赖动物本能行事基因指导身体某种趋向性和导向性,而且人类可以利用工具,并且有语言和文字,同样有谎言和欺骗,人和机器人区别,在于,人有情感和爱,但是机器人很难用逻辑运算得出爱这种精神体验。
那么意识是什么,就是人心里、精神上、躯体上、产生的一种磁场,烦恼是意识,智慧是意识,情绪也是意识,甚至连佛性、社会性、文化属性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
只不过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无神论,普遍认为物质觉得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但是虚无主义告诉我们,存在和虚无是一体的,没有存在就没有虚无,存在是因为虚无的存在而存在。
一般观念上的灵魂,是指人的精气神,但是《黄帝内经》《道德经》中灵魂是一种藏象系统,是一种由系统赋予个体的一种原始物质,是可以不朽,不生不灭的存在。

我是什么?我是文化和观念编制出来的词,我是不存在的,鱼不会知道自己生活在水中,也不会知道水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和生理基础,人知道我,只知道我的这个皮毛,并不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一般人我这个概念是很主观的,也是宣誓立场的存在,只有产生我这个参照物,才能和别人产生区分和认同,才会有门户之见和门第之见,因为我和而不同,智者同尘的道理就是觉者知道难得糊涂,藏拙藏巧,大隐隐于世。
但是任何一个宗教、学说,首先要解决问题就是我,意识,和灵魂的关系,而且也明确能给我们指出一个路出来,曾经圣人走过的路,开启自己智慧和人生的路。
禅宗讲心,讲悟,讲行者一样修行,六祖慧能不识字但是能觉悟智慧,成就自己人生梦想,观念在于自己修佛,自己传教,然后让中国人能够从禅宗的价值观中找到契合自己灵魂的能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认为心是本质,因无所往是表现形式,那么意识、我、灵魂,都是心派生出来的东西,是内心在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的投影。
那么修行也好,修真也好,基础都是众生平等,积德行善,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心,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良心。
道德是非得把干净的东西全弄脏才能看到的地方,那么是不是我们非得把我、灵魂、意识搞清楚就能明白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以及终极价值投资。
人是有分别心的,换句话说,我、意识、灵魂,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找到自己心理和自然的契合,找到自己人性和真理的契合,找到自己文化认同和灵魂归属的契合。
分开讲是为了阐述不同脉络和理论的区分,放到一起讲是因为说不清楚,每个人根器和慧根不一样,需要认同不同的价值观去实现自我价值和作为价值。
很多人适合修道,去找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归属,很多人适合学儒,去格物致知,真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台下,有人适合学佛,能够涅槃重生,获得般若智慧,如如不动,有人适合去研习西方自然科学、科学管理、甚至经济管理和契约精神,甚至有人适合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甚至是社会主义理想国。

无论走哪一条路,终点都是一样的,死亡和为社会做贡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产生的价值没有差异,每个人都为时代的发展注入属于自己的力量,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的开向未来。
科学研究人的大脑开发是很慢的,有两套系统,一套负责计算,一套负责存储,而开发大脑的占比才开发2%,甚至有人怀疑,封印了我们某方面的能力,限制我们脑力发育和觉醒。
而意识也是分层次的,意识(表),潜意识,以及意识本身,同样很多人并不觉得自己有潜意识和第六感,实际上这些同样作用给到我们每个人生活日常。那么训练自己潜意识,以及不被自己意识带跑偏,重中之重,而且人的意识受情绪、经历、环境、观念。这些因素影响。
我、私我、我执,撼山易,撼心中神难,那么我就是心中神,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灵魂,精气神的主场不会被占据,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特立独行、偏执、骄傲的自己,那么这个主的位置就会被卡位,神佛鬼魔道,哪一个都是主,哪一个都做不了主,简称六神无主,不是没有主,是主太多。

就像迷信中信神一样,信得越多心越乱,不信反而无知者无畏,敢为天下先。
灵魂玄而又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有人觉得存在,有人觉得不存在,有人觉得是物质的,有人觉得是精神的,有人觉得是混沌的,有人觉得是永恒的,有人觉得是飘渺的。
就我本人而言,我认为意识、我、灵魂,从无到有,从有到空,从对立到统一,即是二元的,也是多元的,是奇点也是立体多维空间,只不过我们意思不到,思维不到,我们需要用心聆听自己,感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意识,那个我,那个灵魂,佛讲万法皆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意识有千万个,念头也有千万个,但是我或者心只有一个,要修得平常心、清净心、自然而然的心,那么念头也会从有到无,而灵魂则是三位一体的存在,是复合的、杂糅的。
,


